第 181 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2 / 2)

最終折騰了許久,華陽總算送上正式奏書。

那份奏書條理清晰,用數據和事實說話。

李珣看過後,頗覺詫異。

闡述的事情簡單明了,有理有據,很有一番功夫。

傍晚林秋曼去崇光殿探情形,二人坐在一起用飯,李珣的胃口不是很好。

林秋曼提起華陽館的事,李珣道:“這事我不管。”

林秋曼:“那明日五郎把奏書送到政事堂去。”

李珣看著她沒有說話。

林秋曼循循善誘,“明日給你做鍋子吃。”

李珣想了想,是許久都沒吃過她做的鍋子了,“也行。”

這回華陽顯然是費了心思的,她渴望把華陽館壯大推廣,而依靠官方去實施,是成效最快的。

她親自把政事堂的老迂腐們都拜訪了一遍,因做過監國,這些國棟對她的態度還行,都願意屏棄偏見來客觀看待華陽館。

從頭到尾李珣都沒有參過言,公事公辦,用本事說話。

政事堂裏的宰相們意見各異,有的覺得女郎就應該安分待在後宅,有的覺得華陽館存在得也算合理,畢竟呈上來的學藝女郎們占了近七成是能養家糊口的。

大陳的男丁有賦稅徭役在身,若家中的女郎能幫襯,也算不錯。

人們為這個話題爭論起來,有的覺得可行,有的墨守成規。

最後薑閣老道:“不如這樣,幹脆去問這些女郎家裏的郎君們,他們若覺得受益,也應允,那便證明華陽館的存在是很有意義的。”

周相公捋胡子,“薑閣老說得在理,華陽館既然是民生,涉及到的皆是百姓利益,那咱們就問問百姓們的意見,若是受用,朝廷就把這事落實下去,若是不受用,就到此作罷,如何?”

人們又七嘴八舌議論一番。

沒有什麼比用事實說話更有力度了,大家都不再爭論,隻需讓各地裏正實地考察上報就行,也挺簡單。

結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市井百姓不比上層,家裏多一個勞動力就多一分安穩保障。

大部分郎君都願意自家媳婦兒有掙錢分擔家庭重擔的本事,一部分人覺得沒麵子,但在生存麵前,還是實際重要。WwWx520xs.com

朝廷經過事實考察後,政事堂的老迂腐們仔細商議一番,覺得可以先撥小部分款試水,再看是否可以推行。

薑閣老的奏章送到李珣手裏,他去永春宮時順便帶了去。

林秋曼看過後,拍大腿道:“這群老迂腐真真是可愛!”

李珣端起茶碗,“你別高興得太早,我那一撇還沒落下呢。”

林秋曼指了指他,啐道:“五郎摳門得要命。”

李珣抿嘴笑道:“政事堂不是給你摳銀子出來了嗎,你還叫。”

林秋曼喜笑顏開,暗搓搓地跑上前親了他一下。

李珣忽然也覺得高興。

那近千名女郎為她請命不是白請的,因為她值得。

。您提供大神閆桔的綠茶穿成下堂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