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選址(1 / 2)

秋雨連綿,涼風漸起。

孫康帶著兩名隨身衙役來到昔日的陳府,現在的孫宅別院。

小月梳著雙鬟髻,立在廊下,用剪子仔細地修剪著一盆茉莉花。

孫康輕咳一聲,小月連忙躬身行禮,之後放下剪刀就要去書房通報。

“罷了,不用你通報,本官自己去尋她便是。”孫康攔住了小月,他也想看看一連十天半個月沒見,陳渝究竟在忙些什麼。

此時的陳府中間臨時砌起了一堵牆,把整個府邸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院辦公會客,一列陳設都按照尋常官員辦公的房間配備。家具以黑白灰三色為主,唯一的色彩是廊下十餘盆怒放著的蟹爪菊。

幹淨,利落,不帶一星半點脂粉氣,看來陳渝這次是動真格了。

書房的門虛掩著,門口上赫然掛著一個木頭牌子,用朱砂赫然寫著八個醒目的大字:工作重地,閑人免進。

孫康啞然失笑。透過門縫,一襲纖細的剪影映入眼簾。

青衫白裙,柳眉輕蹙,柔美的不可方物。

麵前的圖紙已經鋪滿了一整張桌案,陳渝逐個比對,把不妥之處用細羊毫圈出一個個小圈,標上序號做了批注。

大理寺提供了五處選址參考,都各有優劣。比如一號選址遠離鬧市,但麵積狹小,坐落在山穀間,四周密林環繞。這樣固然可以沿山脊設立哨所便於監視,一旦暴雨連日則可能被山衝毀,後果不堪設想。

三號選址不予考慮也是類似的原因,隻是把監獄設定在了山脊上。與世隔絕是沒錯,但萬一犯人們暴動,要鎮壓還得先攻占山頭。而這樣的地勢顯然易守難攻。

又排除了離鬧市較近的五號選址,陳渝將剩下兩處都納入了參考範圍。

專心致誌的時光總是過的飛快。陳渝揉揉酸痛的肩膀,驀然回身,發現門邊似乎有個熟悉的高大身影。

“進來。”陳渝有氣無力喊了一聲,端起桌上早已冷掉的花茶喝了一大口。

孫康聞聲,推門而入。

陳渝正要行禮,卻被孫康一把按回椅子上。他環顧四周,目光落在案上一碟吃的隻剩下半塊的桃酥上。

“你平日裏就吃這個?”

“偶爾吃一次,就被大人你撞見了。”陳渝邊捶著酸痛的肩膀,邊苦笑著,“這些圖紙如果不抓緊看了之後就會耽誤工期,偏偏又馬虎不得,我既沒時間也沒心思大吃大喝。”

孫康打量著陳渝的臉頰,白皙尖削,宛如蓮萼。

半晌,他認真道:“你看上去瘦了許多。”

“等事情結束對我好一點,再帶我出去大吃幾頓也就胖回來了。“陳渝若無其事道,“還沒說廷尉大人親自前來,有何貴幹?”

“沒什麼,就是順道路過,過來看看。”孫康在滿地資料圖紙中好不容易找了把空椅子坐下,柔聲問道:“你可住得慣?”

“這本來就是我家,有何住不慣的。”陳渝起身走到書櫃旁,取出了本兩三寸厚的線裝書,“監獄選址一事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建築,地質,以及京城未來市區的發展走向等因素全部都需要考慮進去,缺一不可。㊣ωWW.メ伍2⓪メS.С○м҈

孫康接過去一翻,這是一本《營造法式》,內容是關於建築方麵的,從選址到架構應有盡有,裏麵還含有大量圖紙。部分空白邊沿已經被歪歪斜斜的筆記占滿,定睛一看,正式陳渝的親筆無疑。

陳渝笑道:“另建一座監獄,從選址到建造,乃至日後獄卒挑選罪犯搬遷,哪一項過程咱們不得提心吊膽?稍有不慎就是功虧一簣。”

“這燙手山芋你既接下了,可是甩也甩不脫的。”孫康幽然道,“後悔你也晚了,陳翰林一行估計已在蜀地邊緣,你就是快馬加鞭也肯定追不上。”

“敢問大人,您既出身顯貴,大路千萬條,為何非在獄訟這吃力不討好的檔口穩如磐石?”陳渝話鋒一轉,把當年羅千帆問她的問題拋給了孫康。

“在你看來,什麼是好的位置?”孫康反問道。

一句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剛要脫口而出。又被生生吞回肚裏。陳渝想,作為古人的孫康肯定不懂這種網絡流行語,反倒會變本加厲懷疑起她的身世來。

“吏部權重,戶部錢多,兵部威風八麵,國子監翰林院文采詩書,最是風流。”陳渝眼珠子一轉,把自己的意思聯合本朝各類官職說了出來。

孫康心不翻著那本《營造法式》的修長手指一頓,他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開了口。

“權重的地方,爬得越高摔得越重;油水足的地方也最容易滑倒。兵部刀光劍影,是幾大家族必爭之地,一招不慎,身家性命都栽進去。“孫康合上書,一雙炯炯有神的漆黑瞳仁直視陳渝的眼睛,“比起鑽研那些虛無縹緲的風花雪月,我更願意腳踏實地的做些對朝廷有用的事。當然,我也實在不願意去考科舉,十年寒窗某一個未知的結局,對我來說,代價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