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 章 瘋癲(1 / 2)

莫青衡在廷尉府小住了一陣,覺得仿佛回到少年時偶爾客居親戚家的日子。沒有了邊塞的烽火狼煙,每日睡到日上三竿方起。送到房內的飲食比詔獄裏的精致許多,床鋪臥具也多用蠶絲織成,柔軟親膚,他感歎活了三十餘年,終於過上了幾天貴族公子哥的生活。

若不是孫康令他終日不得走出房間和無人相伴著聊天,莫青衡稱得上是樂不思蜀,都忘記了自己尚在拘禁待審中。

與此同時,陳渝隻是告病休息了幾日,便貓在書房裏開始著手新獄的人員選用和製度建設上。

孫康則是日日奔走在新獄的修建現場。好在這次戶部反應迅速,銀兩物料劃撥即時,工匠選用的也給力,沒有用太久新獄已是雛形乍現。

一切都按照陳渝的安排設置。總的來說,新獄分為監舍區和辦公區兩個部分。監區劃分為老年犯、少年犯、女犯、病老犯、普通男犯和重刑犯這幾個部分。每個部分監室相對獨立,陳設根據關押犯人的特點來配置;並以狹小的走廊連通,共用一個麵積不大的放風空地。

陳渝還格外叮囑過,不但要將監獄的牆築的高一些,更要將牆壁表麵打磨光滑,防止有強壯的犯人攀牆而出。地麵也是一樣,之前的詔獄為前朝所建,為了節省花費一概為泥土地整平後鋪以稻草。而這所新獄的地麵一概鋪上了兩百來斤重一塊的大青石,防止打通地道逃到外邊去。

太子黨的陰謀已是昭然若揭,如芒刺在背,容不得孫康半點喘息。他除了詔獄的事之外,堂審那邊也不敢放鬆。

為了節省時間,孫康幹脆從國公府搬出,住進了廷尉府。每當他從城外監工回來,吃些東西,看一眼莫青衡確保完好無損便開始批閱案卷。如果不需要去新獄,他則會親自去大理寺旁聽或者參與庭審。

看到頂頭上司都如此敬業,廷尉府上下一眾官吏都爭先恐後把鋪蓋搬了來,以表忠心。

偏偏此時,莫青衡開始有些不對勁兒起來。先是把送進房間的點心連盤子一起朝看守的劉三和林大柱砸過去,然後接連數日徹夜不眠操起銅鑼般的大嗓門引吭高歌,吵得一眾人等也跟他一起圓睜著雙眼通宵達旦。

他是無所事事的階下囚,一旦困意來襲,自然可以整日昏睡不起。可無論是看守還是書吏,白日裏都必須打起精神來辦差。

眾人都知道莫青衡是個比爹還惹不起的未決犯,平日裏都不許人靠近的,打不得也罵不得。但作為最強噪音製造者,大家對他的忍耐終於到了極限。連續十幾張假條雪片般層層向上遞到了孫康那裏,都是要求特別放假以供回家補覺的。

孫康對於下屬表忠心與否其實根本無所謂,甚至覺得就剩他一個守在廷尉府也沒關係,正好樂得自在。隻是莫青衡的事實在詭異,一個好端端的壯年男子,無故瘋癲起來,令人費解。

一日正午,陳渝整理好新獄的獄卒備選名單,來廷尉府請孫康過目。恰逢孫康臨時去大理寺見證一場重大複雜案件的質證過程,陳渝決定就在廷尉府四處溜達溜達,等孫康回來。

她才轉悠了半個時辰,便恰巧遇到莫青衡發瘋的狀況——手舞足蹈,以碗擊盆,引吭高歌。

陳渝來到莫青衡的囚室外,和他隻隔著薄薄的一堵圍牆。她屏氣凝神聽了一會兒,便笑著對一臉愁苦的林大柱道:“莫將軍這種情況持續不了多久,你們姑且忍耐幾天。”

林大柱奇怪,說莫青衡這樣已有七八日,孫康也找郎中來看過,皆束手無策。

陳渝笑而不語,胸有成竹。穿越前在警院她學過一門課程,是有關犯罪精神病學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章主題是精神病鑒定。

很多犯罪分子為了逃避製裁,或者想保外就醫離開監獄,就會采取裝瘋賣傻的方式。

在外行人眼裏,精神病人就是胡言亂語,行為怪異,懶散肮髒或者偏執成癮;判斷標準簡單粗暴,總而言之就三個字:不正常。可在專業的精神病學家眼中,卻有著另一套評判標準。很多裝精神病的人即使外人看來再酷似傳統意義上的“瘋子”,卻能被專業人士火眼金睛瞬間識破。m.X520xs.Com

陳渝想起中學時代曾經在曆史書上讀到過,燕王朱棣為了讓朝廷放鬆對他的警惕,終日赤身裸體裝瘋賣傻逃過一劫。隻可惜當年沒有成熟的精神病研究,不知道其實精神病真實與否的奧秘全在三個字:邏輯性。

莫青衡今日放聲高唱的主題正是“天崩地陷,褲衩不見。”

這歌別人聽起來荒唐可笑。但陳渝細細一想,如果真的天崩地陷,不但褲衩可能不見,任何人任何物品也都會不見。至少這一點看,莫青衡的邏輯思維沒有太大問題。再加上莫青衡瘋的突然,她判斷眼前這位人高馬大的莫將軍是在裝瘋賣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