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第 111 章(2 / 2)

從老子看來,“仁”變成一套統治理念和價值體係正是社會崩壞的結果。《老子》第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即仁義、孝慈本是人類的本能情感,臣子的忠心是不言自明的職業操守,但這一切都變成強製性的統治思想提出時,正是天下已經不存在這些優良品質的寫照:大道廢、國家混亂之時,仁義和忠臣才顯得難能可貴,人心都變得功利奸詐了才會有大偽之事,隻有六親不和了,才顯得孝慈的美好,此為“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第三十八章)。所以,要“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第三章),第十九章則直接推出絕對反“仁”之論:“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即不刻意去標榜仁愛、孝慈和忠臣之事,天下才是真的大治。老子的符合天道之“仁”實際是:統治者讓百姓吃上飯、過好日子,天下就自然安定,不需要你費心去告訴百姓應該怎樣去做,即天地之仁是自然存在的,刻意去做反而違反天道,是“偽仁”。

總之,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實際是針對孔子的。他認為孔子的“仁學”是虛偽之學、名利之學,而“無為”“無名”“無我”之道才是萬物的根本和終極。大量的諸葛亮式和山巨源式的“隱士”的存在,更見很多文人名道實儒之“名利”之心。莊子《秋水》中直接說“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把伯夷和孔子的仁義之行都直接歸於沽名釣譽。所以,天地不仁和聖人不仁的“仁”是對孔子的否定,此處,“仁”應該理解為“偏私”才符合老子的原意,就是天地和聖人都不會像孔子那樣滿口“仁義”地偏愛某種東西。後半句“以萬物為芻狗”較好理解,“芻狗”是古代祭祀時燒的草紮的狗,屬於至賤之物,意思是在“道”麵前,宇宙所有的存在都如同草狗。所以這兩句大意如下:天地不偏愛,把萬物都看成草狗,聖人不偏私,把人民都看成草狗。即在無為式的天道麵前,什麼都是平等的,都無價值,或者都有同樣的價值。其隱含的意思是,人類不要老把自己當成天地的主宰,其實人和草狗一樣,沒有貴賤高低之分,都是渺小的。這樣才更符合老子的原意。

(以下刪除1732字)

(限於篇幅,考慮到眾多非專業讀者,敘述人千塚刪改壓縮約四千字,注釋都被改成內注或刪除)

。您提供大神千塚粟的口吃者啟示錄之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