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達到這種效果,仍然和她的口吃知識的積累有關,那就是口吃會影響大腦發育。要不是知道了口吃會反向造成大腦損傷,她也不會相信放鬆會有用。既然心理對器官有反作用,那麼用心地練習放鬆,努力地保持良好狀態,大腦也有可能往有利的方向發生某些變化。
大腦的細胞是全身細胞中唯一不可再生的,所以大腦受損傷會終生難愈。
英國神經外科研究專家約翰·瓦德萊在研究大腦細胞時發現,人類的腦細胞約有1000億個,出生時數量已固定,我們大腦的大部分不會隨老化而自我更新。除了兩個部位的細胞會自我更新,就是支配我們嗅覺的嗅球和用於學習的海馬狀突起。
人類的大腦細胞在成年後不斷死亡,這就是患上癡呆症的根本原因以及頭部受傷破壞性很大的原因。瓦德萊說,腦細胞處在一種連續不斷地死亡且永不複生增殖的過程,死一個就少一個,直至消亡殆盡。這是一種程序性死亡,也叫凋亡。人到20歲之後,腦細胞就開始以每天10萬個速度遞減,減少的都是那些閑置的,也就是不用的細胞,人智商越高,天賦越高,興趣越廣泛,大腦利用率就越高,愛因斯坦的大腦利用為11%,平常人一般3-6%左右。
與口吃有關的大腦問題就是,精神問題會導致大腦的異常。口吃由於經常在大腦發育階段形成,所以會對大腦形成明顯的影響,甚至某些結構發生變化。
德國漢堡大學腦部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左大腦發育異常是導致持續進行性口吃的主要原因,項目負責人馬丁-索莫爾(MartinSommer)博士稱,他們利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15名口吃患者的大腦進行了仔細地研究測試,結果發現他們的大腦組織結構與正常人存在著明顯差異,口吃患者左大腦半球一個區域的組織結構與正常人大不相同,由於這一區域的神經纖維與負責組織語言的數個大腦區域相連,因此它的異常很可能是導致口吃的主要原因。索莫爾認為,這一區域的發育異常幹擾了相關信息的傳遞,使患者講話的時間間隔發生異常變化,從而導致口吃。索莫爾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世界頂級刊物《柳葉刀》上。索莫爾表示,這部分區域的發育異常可能是在患者剛開始學習語言時出現的,很多兒童都曾出現過短暫的口吃現象。利用這種方法可以鑒別出哪些兒童的口吃是暫時性的,哪些是持續進行性的。目前已經可以確實口吃與遺傳沒有關係,而是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應激創傷對大腦發育形成了傷害。
也因此可以說,童年形成的嚴重口吃不可能完全修複,但能無限減輕。按瓦德萊的研究,20歲前大腦都在發育和成長狀態,這意味20歲以前形成的口吃都可能形成大腦語言區發育的異常。所以也造成如果是成年後形成口吃,治療得當一般都能治愈,因為大腦已經發育成熟,器質性損傷不存在,改變心理狀態即可。但兒童時期形成的口吃要治愈則非常困難,能做的隻能是通過神經方麵的訓練做某些恢複。使某些神經的某些聯通盡量正常。㊣ωWW.メ伍2⓪メS.С○м҈
放鬆法是小寧體驗過的對修複大腦的神經比較有效果的方法。小寧稱之為道家的定神法,實際也算是氣功的一種。如果口吃者都轉向神經修複的放鬆法,而不是舍本逐末的語言訓練,那麼口吃的狀態就都會大大好轉。小寧就一個很好的例子,口吃協會會長是最成功的例子。可惜,小寧沒全力去實踐這個放鬆法,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有達到會長的狀態。
寧兒說,人類總是有弱點的。最大的弱點是懶惰。不過也正常,可能人類的細胞都明白自己的壽命就那麼長,幾天到幾個月,人類整體也不過百年之內,所以也就不用那麼努力地去活了。
。您提供大神千塚粟的口吃者啟示錄之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