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章 周芷若7(1 / 2)

安寧很有自知之明,□□定國的能力她真的沒有。能在這個龍椅坐的安穩,純粹是有雲熙和淩一護著。

她自認做不到虎軀一震讓人俯首帖耳,或者開疆拓土成為千古一帝。

頭一回擔此重任,她內心蠻惶恐的,盡管雲熙不止一次安慰她:“都跟你說過了,在小世界裏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用緊張。”

話是這麼說,但安寧還是放鬆不起來,新建立的王朝,百廢待興,哪怕再累,她都不敢撂挑子。

雖然沒有大能耐,但她會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早日做到讓華夏朝的百姓有飯吃、有衣穿,受了欺負有地方可以求助……

雖然這個目標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達成,甚至你努力了都不一定能達到這個目標,但努力去做了,肯定比不努力要有用。

韓恒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是安寧親自喂養的,沒出生時,雲熙不止說了一次,等這臭小子生下來先打一頓,再丟給奶嬤嬤管。

等這個無齒小人兒生下來,咧著小嘴對他笑了笑,他抱著都舍不得撒手,什麼打一頓,什麼丟給奶嬤嬤,他絕對不承認自己說過。

除了喂奶和晚上摟孩子其餘的活雲熙全包了,從不假手於人。

有了孩子,安寧終於給自己找到了睡懶覺的理由。在韓恒三歲之前,安寧借口要摟孩子,天天陪著孩子睡懶覺,把雲熙踢去上早朝。

剛開始朝中嘀咕的人還不少呢,甚至還有人私底下開盤打賭,雲熙這個攝政王到底多久之後會取女帝而代之。

結果等來等去,直到一出生就被封為太子的韓恒三歲了,安寧恢複了每天上早朝的習慣,雲熙還是攝政王。

韓恒寶寶從小就坐在雲熙懷裏看他批折子,小家夥聰明,又有雲熙和淩一的教導。十歲開始,他都能指著那些官員遞上來的折子說的頭頭是道了。

安寧一聽,立馬就把禦筆遞給了他:“想法不錯,來,寶,幫娘把這些個折子給批了。”

韓恒剛開始挺高興,覺得拿著禦筆批閱奏折是一件特別牛掰的事情。興致高漲的很,批折子的時候特別認真,雲熙和安寧在他旁邊坐著,給他講。

後來小家夥反應過來了,這批折子好累啊,一坐就是好長時間,比練字都辛苦。

他撂挑子說我不幹了,安寧挑挑眉:“不幹了?那不行,當初是誰拍著胸脯保證不會半路撂挑子?

寶啊,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你這出爾反爾可不是君子所為哦!”

韓恒後悔的腸子都青了也是無濟於事,六年後,□□皇帝安寧禪位,皇太子韓恒繼皇帝位,史稱韓太宗。

因為練武的關係,韓恒是華夏一朝在位時間最長,也是最長壽的皇帝,十六歲登基,享年一百零六歲,在位將近一甲子的時間。

安寧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也沒什麼問題啊,怎麼就教出了一個花心大蘿卜呢?

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真的一點兒都不誇張,光皇後前前後後他立了五個。呃,這個跟他活的時間太長也有關係。

光皇子生了三十多個,閨女少一些也有十六個。雖然說多子多福,但在帝王家,孩子多了紛爭也就多了。

安寧和雲熙在這個小世界停留的時間並不算太長。本來他們是打算韓恒二十歲的時候就離開,但安寧有些放心不下小崽子,怕他跟那個很有名的敗家龍似的,把雲熙和淩一的心血給糟蹋了。

就多停留了五年,看這娃除了在男女關係上有些拎不清,在朝政上從來都不馬虎。

在教孩子上勉強算是合格,眾皇子被教導的身先士卒、驍勇善戰。就連公主也都一個比一個武功高強,華夏朝的國力在他的治理下越來越強大,才放心離開。

安寧不喜歡戰爭,韓恒卻是個特別好戰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曾十數次禦駕親征,周邊的小國家幾乎被他占完了。

為了避免那些皇子們為了那把龍椅爭來鬥去,他每打下一個彈丸小國,都會派一個皇子過去坐鎮。

韓恒的野心不小,暮年時曾說:“如果我能活到兩百歲,整個歐洲都得匍匐在我的腳下!”

後記:

安寧禪位後並沒有接受太上皇的稱號,主要是雲熙這個攝政王叫什麼?總不能叫太上王或者是太後吧?她是這樣對韓恒說的,我當女帝純粹是當初和你爹的戲言,你爹為我付出的太多。我不想做什麼太上皇,我和你爹最喜歡的身份是你的父母......

韓恒知道自家爹娘的感情,便沒有強求。安寧和雲熙既然已經放手,朝堂上的事兒,從未再插手半分。

用雲熙的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有能力就開疆拓土,沒有能力也能做個守成之君,好壞我們都不過問。

這些年的皇帝當下來,安寧隻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累”,都說在其位謀其政,她當皇帝時,知道自己能力不足,隻能靠勤奮來補。現在終於能卸下擔子了,又不是瘋了,幹嘛去找那個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