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造槍(1 / 2)

憑借著天網堪稱強悍的搜索引擎,17英寸的顯示器上立馬就排滿了備選項,我需要做的隻是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對我最有用的,翻看各種各樣的槍械圖紙時,我忽然想起七八年前為了找到正規的槍械尺寸資料做維修*的參考,隔三差五就跑去“洗劫”那些喜歡槍械的同學手裏的寶貝雜誌,以至於現在看見我都跟遇到日本兵似的,更光榮的獲得了一榮譽稱號——三光,鬱悶的我差點沒從新壘頭中學的樓頂上跳下去。

隨便誰用腳指頭都可以想出來,在網絡上能夠找到的手槍設計圖紙絕對都不是最新樣式的,但絕對都是經典槍型。或許是受到設計年代所能夠達到的工藝水平的限製,和堪稱精密現代槍械相比他們或許略顯粗糙,但對做工的要求不是非常嚴格的特點正是我夢寐以求的。

雖然我對自己經過N次失敗才練就的過硬技術充滿信心,但並不意味著沒有自知之明,況且是否能夠作出優良而精細的零件在很大程度上並不完全取決於車工,還要受到車床的嚴格限製,隻要我一想到老房子裏躺著的那台古董級車床,心裏就猛犯嘀咕。饞了一眼號稱“使自動手槍的口徑達到頂峰”的50AE沙漠之鷹,我悲壯的決定放棄。

單單是那做工精良的槍體,就絕對不是我尚不熟練的技術和簡陋的設備能夠製造出來的。況且普通材料作成的槍管,未必就能夠承受住號稱隻需一發就能射殺一噸重麋鹿的子彈發射時產生的膛壓(注1)。我可不想壯誌未酬,先就死在自己仿製的垃圾槍手裏,忒冤的慌了。

經過我對各種手槍圖紙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的細致研究和反複對比,最終決定仿製一把國產的54式手槍。

之所以選擇這種仿製於前蘇聯TT1930/1933式手槍的產品,不隻是因為我看中了它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受地形環境製約小、反應快,同時擁有較大的威力、較遠的射程和較高的精度等優點,更因為54式手槍可以在槍械更新換代飛速的現代軍隊中,列裝達50年而一直未被其他型號代替。在我看來,這一現象不僅表明它的品質優良,更重要的是我可以更加容易的得到該槍所需的7。62毫米手槍彈。

把設計圖紙和論壇上54式手槍的實物分解圖進行了反複的比照後,我已經有九成把握能夠親手把組成54手槍的槍管、套筒、複進機、套筒座、擊發機和彈匣等六大部分製造出來,下一步的問題就是尋找適合做槍的金屬和子彈了。

雖然距離我們村不遠就有一家煉鋼廠,但產品隻限於鋼絲、鋼筋等民用物品。再說我也不能去求人家廠長專門為我生產一塊製造手槍的鋼鐵吧,這不是明告訴他們我要製造軍火嗎。接下來的日子我就跟一幽靈似的在各個廢品回收站和鋼廠的原料堆間徘徊,按照我以往的經驗,隻要足夠細心這些地方往往蘊藏著數量驚人、品質卓越的寶貝。

並且發了瘋似的討好老爸,求他給我搞幾顆54式手槍的子彈來玩。我知道老爸的一盟兄弟在派出所裏當警察,以他們鋼鐵一樣親密的兄弟情誼,隻要老爸張嘴,弄來三五顆子彈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結果每次老爸都用警惕的目光看著我,追問我又有什麼企圖,瞧他那意思我跟一打入人民內部的外國間諜沒有什麼兩樣。咱也不是吃素的和尚,拉著他的手是大談革命主義情懷,然後追憶往昔英雄歲月。要不是害怕老爸的文化水平不高,接受起來有點困難,我恨不得把美國的獨立戰爭和黑奴貿易給他講了。

結果我還沒有幫老爸將曆史回憶到遵義回憶,他這個紙老虎就不堪我長期炮火猛烈的口水戰術而選擇繳械投降,但條件就是答應至多幫我要來一顆手槍子彈。雖然離我事先的的預想相差很遠,但聊勝於無了。

不過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除了許諾過的那顆子彈,老爸還給了整整一鞋盒子空彈殼。雖然已經使用過,但對我這個“天才”來說卻意味著充足的彈藥儲備。不要說隻是三五個破爛殺手,就是小日本派來一鬼子小隊,爺們我也有信心把他們拿下。

或許是好運成雙吧,那天的下午我在煉鋼廠的原料堆裏找到了適合做槍體的金屬材料,聽看管原料的老頭說是從南方運來的報廢的輪船外殼。

好不容易找到無論是厚度還是強度都符合要求的鐵板,我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但等我欣喜若狂的提出買回去時,老頭居然給老子玩起了獅子大張嘴,幾塊破銅爛鐵居然以接近普通廢鐵十倍的價格賣給我,看著他那得意洋洋,一副不怕你不買的模樣,氣的我邊掏錢邊將他家裏八歲到八十歲,再包括上入了土的及沒出生的女性成員問候了N次,要不是手槍還沒有造出來,早一槍爆他頭了,媽媽的,膽敢敲我的竹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