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京杭運河2(1 / 2)

鄧子軒這樣做的目的,利用漕幫管理運河,就是做一次嚐試。以漕幫為例,他能安全有效運轉幾百年,說明他的管理機製非常合理,這是一種民間自我約定的契約,而且非常適用高效。如果政府接過來管理,日後的弊病有多少,鄧子軒心裏比誰都清楚。由此延伸。日後的一級政府設在縣城,鄉一級不設政府管理機構。

曆屆朝代不設鄉一級管理機構,不也是運轉得非常好嗎?理解朝代都是如此,難到未來的新政府連古代王朝都不如?鄧子軒不信這個邪。至於鄉鎮、自然村落的管理權就交給百姓管理,官府起到監督的作用。

未來的政府在鄧子軒腦海裏已經有了規劃,中央政府的管理僅設到縣一級,要打造小政府、大社會的格局,一個高效廉潔的政府,一個良性運轉的社會。鄧子軒有些信馬由韁,忽然意識到麵前的舵主。好半天自己沒有出聲,恐怕眼前這主又要忐忑了。果不其然,潘革低眉順眼大氣不敢喘一口,臉上的汗水成流往下淌。

鄧子軒吩咐繼續上茶道:“潘老先生,你就把心放在肚子裏,我說話是算數的。咱們聊點輕鬆的話題。我對你們漕幫略知一二,明朝時漕幫便在運河形成鬆散的團體,至今已經有500多年曆史。而漕幫真正形成規模是在雍正二年。雍正帝通令各省,督辦漕運。漕幫三祖翁錢潘前往巡撫揭了皇榜,至此漕幫開始名正言順參與漕運管理。”

“沒有想到鄧總司令對漕幫曆史了如指掌。草民深感佩服!”潘革大喜,臉上露出安穩的神態、說話也利落了。鄧子軒接道:“雖然清廷設了河道衙門,但是我知道真正的管理權在漕幫手裏。絕大多數銀子都進了貪官的腰包。因此清廷的弊端新政府必須揚棄,我決定把運河的管理權名正言順交給漕幫管理。”

“鄧總司令乃一世明主,草民定肝腦塗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潘革精神大振。“先別急著表態,我對你要提出要求:第一,漕運的通行費用要減少一半,政府的稅收減少一半。第二漕運完全由漕幫獨自管理,政府不參與管理。但是政府起到監督作用。第三不許行賄政府官員,如果你出了問題我要拿你是問,如果我的官員貪墨強取豪奪、我會繩之以法。”

潘革似乎在聽天書。“第四。河道的疏浚、暢通漕幫負責,政府會提供優惠的條件給予支持。第五,放開河道的糧食運輸的壟斷,容許其他商家參與競爭。我希望今後漕運的每一塊銀元都是幹淨的。絕不許染上血跡。潘老先生。我的要求不過分吧!”

“不過分、不過分,鄧總司令簡直是天大的恩澤。我們過去的收入,百分之五十都孝敬官府了。當著鄧總司令我對天起誓,不過?。”鄧子軒知道他想說什麼道:“來人!”萬川走進來,手裏拿著一份折子。鄧子軒接道:“潘老先生,空口無憑,這是我親手寫的折子,請潘老先生過目。”“不敢當!不敢頂!”潘革沒有看就揣進了懷裏。

“鄧總司令。草民能見到您的尊容乃三生有幸。草民鬥膽,請總司令金身屈就寒舍暢飲一番。草民萬分感激。”鄧子軒笑道:“潘老先生美意不好拒絕,可是我不便上岸暴露身份。這樣吧,你去叫一桌酒菜,我們就在船上把酒言歡如何?”“草民馬上去辦?”

師爺見舵主滿麵紅光走下船忙問:“舵主,裏麵是什麼樣的人物?”“過後我再告訴你,你馬上回去在正陽樓定一桌最好的酒菜送到這裏來,另外把我珍藏的女兒紅拿來。”師爺有些發懵,頭一次見到舵主如此左派、深感疑惑。

把酒言歡的場景不必描述,不過鄧子軒給了很多建議,讓潘革茅塞頓開、頂禮膜拜。鄧子軒走後,潘革讓人把批文刻成燙金牌匾,並與祖師爺的靈位放在一起。然後召集運河沿線分舵主彙集吳江,舉行了規模浩大的朝拜儀式。至此漕幫開始蛻變。

小客輪繼續北上,到達揚州他們遲留了一天。這座古老的商業城市,鄧子軒必須感受一下這濃濃的商業氣氛和古老的韻味。漫步在揚州街頭,萬川問道:“先生,都說揚州有八怪,而且傳的神乎其神,不知道這揚州八怪是什麼。”鄧子軒笑道:“這都是文人墨客的噱頭。不過說起八怪的確有故事。咱們找一間酒樓,我慢慢與你說。”

鄧子軒在揚州逗留一天時間深有感觸,戰爭剛剛結束,揚州就煥發了古來商埠的魅力。尤其是江南的商品源源不斷的湧進這裏,顯露出繁華的景象。還有揚州城內日軍修築的堡壘十分醒目,使這座古老的商埠增添了別樣的色彩。揚州的地理位置位於江南和北方之間,南北民風在這裏交融,呈現出獨有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