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法道(1 / 2)

在古老的仙道時代,所有修行者欲要長生久視,便要踏過名為“三災”的門檻。

當修行者了解天地根本之時,天地也同樣要向其降災。這第一災,便是最為普遍的雷災,天降雷劫,度過則生,不過則死。

第二災,為火災。

火自腳底湧泉穴起,乃是陰火,自湧泉直透泥垣宮,五髒成灰,四肢皆朽,諸般修為盡成虛幻。若不過,也是一個死。

最後一災,便是風災。風為贔(bì)風,自天靈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這三災皆是因自身和天地交感而生,來源於外,不過則死。

而仙道版的“八九玄功”對應三災,也有三劫,亦可稱為三造化。借三災之力磨礪自身,打磨元神和肉身,步步淬煉,衍生出萬劫不滅之體。

“八九玄功”到了這一步,才算是真正顯現出道門至高護法神功的威能。

但楚牧所獲得的武道版神功,卻是還沒到修改到度三災的地步,並且在這個時代也不會有天地降劫,似乎隨著仙道時代的遠去,天地也有一部分被永遠性的改變了。

現在的武者也和天地交感,從先天境界開始就不斷吸收天地靈氣,但是哪怕如此,也從未聽聞有誰遭過天劫,人劫倒是比比皆是。

話歸正題,三災沒有了,看起來那萬劫不滅之體似乎也沒法子成了,但從目前看來,楊戩所改良的“八九玄功”似乎是把來源於外的劫數,變成了發自己身的磨難。

前期的修煉,本身就暗含引發自身劫難的內容,隻不過這部分內容並未顯露於表,並且總體功法也沒修改到渡三災的地步,以致於楚牧都不曾知曉此功會引發三災。

直到現在,楚牧與白玉瀾同修“玄牝大法”,開啟三大內天地,再經蛻變,以致於他的法體進度已經超過了現有的三分之一“八九玄功”上限,引發了雷災。

每一個念頭,每一道思維都迸發出無形的閃電,隨著元神融入肉身而彌漫全身,從意識深處到元神,再到元神,由裏到外都在經受思維閃電的磨礪。

此災,由神起,經元神而彌漫全身。

“八九玄功”融元神、肉身於一體的特點在此刻反倒成了受災的橋梁,幾乎就在思維閃電出現之時,楚牧渾身上下每一個角落便在同時經受無形雷電的轟掣,肉身元神都在被全麵磨礪。

“收功。”

楚牧突得收回了和白玉瀾相抵的手掌,二人的氣機交融頓時消散。但在楚牧周身彌漫的玄黃母氣卻是未散,甚至於還越發精深,化作一團雲霧圍繞著身體。

反觀白玉瀾,此女渾身散發著玄色光芒,一股如水一般的光澤在她肌膚之上閃現,浩浩蕩蕩的氣機奔湧,在其身後凝化成一座模糊的門戶。

玄牝之門!

此女所凝練的真身,便是玄牝之體,此刻她甚至借楚牧之功凝化出一道模模糊糊的玄牝之門,其境界相較於先前,猶如登天。

照此進度,最多一到兩年,此女便可進入道台,甚至於在道台六層之前都可說是一片坦途。

那模糊的玄牝之門,就是她未來的法相原型。

“宋道友?”白玉瀾睜開雙眼,目中流露出幽深之色,散發出一股驚人的魅力。

要是在之前,白玉瀾絕對沒有這種能夠直接震動他人心神的魅力,但在修煉“玄牝大法”之後,她便如同一個黑洞一般,無時無刻不在吸引他人注意,對於異性散發出本源性的吸引。

“便到此為止吧,想來白道友也已經修成神功了。”楚牧站起身來,身形被越發濃鬱的玄黃氣所籠罩,掩住了開始顫抖的身影。

再修煉下去,楚牧可能就要露餡了。

這雷災,當真是來的不是時候。不過它也算是提醒了楚牧,“八九玄功”下一部分內容,已是刻不容緩了。

“但是宋道友不需體悟嗎?”白玉瀾帶著一絲可惜地問道。

要是再合修下去,她說不定能提早半年完成蛻凡九變。

雖然不是真正的雙修,但帶來的裨益卻是比雙修還要大的多,尤其楚牧和白玉瀾的修為還有著巨大差距,這就導致白玉瀾獲得的裨益更為巨大。

同時,白玉瀾也感慨楚牧的境界高深,實在是讓她難以估量。

“宋某已知之矣。”楚牧輕笑一聲,便往亭外走去。

如“玄牝大法”這等神功,說一萬句都不如一點體悟,比起言語上的形容,還是運轉功法一次之後帶來的感悟更為深刻,單是方才的修煉,就足以讓楚牧領悟到此功,並將其與《道德經》互相結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