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洛特
《傲慢與偏見》中,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是最被人冷眼相看的,理由是這完全是利益的結合,隻是個交易。柯林斯各方麵物質充足了,又被“施主”爵士夫人慫恿,急需妻子。為了補償貝內特家,也一石三鳥,他最開始選簡,貝內特夫人已經有了賓利這個“準”好女婿,自然是要拒絕的;第二次他選了年齡和容貌都比簡隻差一點的伊利莎白,貝內特夫人心花怒放地答應了下來,可惜伊利莎白拒絕了。這才給了夏洛特機會。
怎麼說呢?別的女人可以輕而易舉獲得的東西,夏洛特卻隻能撿別人剩下的。隻因為她年齡大了,相貌不好看。她的相貌如何不好看法,我們無從得知,卻可從她的大齡未嫁裏看出相當的程度。她的威廉爵士的大女兒,地位上雖說不高,但相比鄉紳的貝內特家的女兒們還是差不多的,可能稍低些,而簡在15歲可就被人告白過了。
毀了她一生的,不過是相貌。
為什麼?從教養上來講,她確實不高,但不會比伊利莎白差。畢竟物以類聚,兩人是好友,是閨蜜。評論常說伊利莎白的聰慧,但我始終覺得夏洛特比伊利莎白更聰明。
是夏洛特提醒伊利莎白簡應該略微向賓利表露心跡,伊利莎白認為不需要。她說的這一點,後來簡和賓利有了分離的主要原因。
而當伊利莎白傾心威克姆的時候,也是夏洛特給她潑涼水讓她清醒下來。
甚至連達西和伊利莎白最後結成連理,夏洛特也功不可沒。她不僅跟伊利莎白說了達西種種優點,叫她不要心存偏見,還在達西麵前讓伊利莎白唱歌。
如果她夠年輕漂亮,這些事她一定自己做了。
夏洛特說的很多話都很有見解。
【原著中很多,不一一例舉。】
對於她喜歡的威克姆,伊利莎白認為他選擇嫁妝更多的女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於夏洛特,伊利莎白卻不能忍受。這一方麵是因為夏洛特是她的朋友,她認為她是理智的,不能嫁給柯林斯這個自大又膽小阿諛的人,另一方麵則是女人天生的嫉妒,畢竟柯林斯才向她求過婚。這還表現在伊利莎白一直不相信夏洛特能獲得幸福,知道後來去了夏洛特的家,她才覺得她的生活還可以。
正是因為夏洛特是理智的,理智地認識到自己的家世,自己的外貌和年齡,那個年代的女性普遍有思維局限性,而她是最高瞻遠矚的那一個,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她要和柯林斯結婚的時候,家裏人都因為各種原因高興(爸爸:地位身份不錯,媽媽:物質條件不錯,妹妹:可以嫁出去了,弟弟:最醜的姐姐嫁出去了),她卻是最平靜的那一個。
夏洛特很聰明,這就讓我想到,過去的幾年裏,她是有可能把自己嫁給一個身份地位都不錯的男人的。但她沒有,原因呢?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女人們都像莉迪亞一樣十四五歲就發情,那麼十多年的時間裏,必定是經曆了許多男人的。
她一定也有過浪漫的遐想,或許還有過傾心的人。
然而女人可以猶豫,男人和時間,卻是無情的。
或許她的理智和對待婚姻的“聰明”,就是從這些男人們身上學來的。
她的杯具是時代給的,是上帝給的,但她卻把它洗得很幹淨。
或許她有怨言,但她沒有把時間拿來抱怨。
她有眾多弟弟妹妹需要照料。父親是爵士,但是她們家卻節儉得很。從貝內特太太口中我們知道她家裏吃的夥食或許比貝內特家還差,她自己也要做家務,給弟弟妹妹做肉餅吃。
那個時代,家裏的女兒不做家務顯示出這個家庭的體麵,所以貝內特太太不讓女兒們插手家務事。而夏洛特卻不然。
最後一點,夏洛特是家中的長女,長女是什麼身份呢?
簡是貝內特家的長女。但是簡除了會做體麵女人家該做的事,諸如裝飾台桌,點綴屏風,編織錢袋,便隻有漂亮和矜持。
而夏洛特卻要照顧弟妹,擔負起母親的責任。(從盧卡斯太太體質比較虛弱這一點可以想見)
她結婚,甚至還是為妹妹們考慮,好讓妹妹們也找個好歸宿。
如果達西能夠早幾年到達朗伯恩,如果夏洛特能夠漂亮一點兒,他喜歡的或許不會是伊利莎白;如果賓利能夠早幾年到達朗伯恩,如果夏洛特能出眾的漂亮,他喜歡的或許不會是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