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二世子鏖戰荊楚(2 / 3)

說完,桓恒親自領兵去往荊州去了。此時的桓恒,也是毫無辦法。桓氏雖然是大族,可是可用的人才幹將太少了。他不得不依靠著桓迪,希望他可以知恥而後勇,守住龍門關。

果然,就在桓恒去往荊州之際。晉王世子李衝,已經帶領自己的晉字營悄然往荊州趕去。他們采取晝伏夜行的行軍方式,然後繞到狄道與荊楚道的交界處山區,打算對荊州采取突然襲擊。

然而事與願違,由於太過於謹慎,他們到達荊州附近時,已經過去半個月了。此時的桓恒,已經堅固了城防。同時,他以荊楚道大都督的名義,強行征調了十萬民夫。讓他們在荊州四周,做了很多埋伏陷阱以及防禦工事。

李衝對於這些,並未提前知道。他以為此時的荊州,還是曾經那個荊州。於是趁著夜色,突然對荊州發起了進攻。這一下,由於沒有提前準備好,他們中了埋伏。還未殺到荊州城下,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馬。

這下,李衝有點不知所措了。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實力,不可能損失那麼多。最後,他隻能放棄了晚上突襲,改為白天進攻。到了白天,李衝才發現荊州已經完全大變樣了。

雖然荊州守軍不多,區區兩萬。可是五個民夫支援一位戰士,後勤補給自然無話可說。反觀李衝的晉字營,就是打算突襲。所以都是輕裝簡從,沒有多少幹糧和特殊的攻城器物。一時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李衝看著荊州的城牆,是那麼的可望而不可即。此時,軍心有點鬆動。李衝腦海裏,還在想著有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這時,屬下來報:“世子,晉王殿下差人前來,詢問荊州何時能夠拿下?”

李衝怒道:“我怎麼知道何時拿下,告訴來使,我們自當竭盡全力。讓他沒事趕緊滾蛋,不要打擾我們攻城。”

下人聽罷,隻好如實據報。此時,李衝已經想好了一個策略。他打算集結所有的兵馬,朝著一點奮力進攻。他打算靠著大家的努力,可以攻破荊州。哪怕最後拚殺全部人馬,破了荊州還是最好的結果。

主意已定,李衝開始布置人馬。大家聽罷命令,各自回去準備去了。第二天拂曉,一聲擂鼓,大軍開始朝荊州北門開始猛攻。

這荊州的北門,算是四門之中最小的門,也算是最為薄弱的一點。晉字營的戰士經過很長時間的訓練,戰鬥力異常的驚人。尤其是善於攀爬城牆,一時間城牆之上密密麻麻都是人。滾石對於他們的傷害不是很大,很多人都可以躲閃。

轉眼間,北門就要被攻了上來。桓恒得知,立即帶領重兵支援北門。一時間,強弩增加了三倍。密密麻麻的箭矢,很快就把那些攀爬者攻打了下來。

李衝站在遠處看到了如此場景,氣得咬牙切齒。然後,他對第二波進攻人馬說道:“你們無論如何,一定要攻入城牆。就是人死完了,也要攻上去。”

大軍被李衝的狠勁折服了,大聲喊道:“不成功,便成仁。”隨後,第二波大軍開始往荊州北門攻去。有了生力軍,攻城的人馬更加賣力了。

桓恒見狀,得知這是敵人要拚命。與其這樣的被動,不如主動進攻。此時的東門與西門,根本沒有任何人馬進攻。與其讓他們過來增援,不如主動出擊。

主意已定,桓恒讓荊州刺史親自指揮守城,自己帶人從東西兩門殺出城來。桓恒的目的非常明確,不用去進攻敵人的大營,隻是截斷他們大營與進攻大軍的結合處即可。

一時間,左右兩翼有人殺出。這下,李衝可是興奮起來了。敵人在龜縮了那麼久,居然主動殺了出來。可是,李衝再準備組織人馬抵擋時,發現自己的所有人馬都用於攻城了,根本就是無兵可用。

一時間,李衝隻好親自帶領親兵,奮勇殺敵。奈何桓恒此次出兵五千多人,一時間就把李衝他們圍住了。雙方正要拚殺之際,攻城的人馬看到了主帥被困,立即回師營救。這一下,北門的攻破壓力瞬間解除。

荊州刺史見狀,立即給桓恒他們擊鼓助威。畢竟是生力軍,麵對已經攻城半天的疲憊之師,優勢還是蠻大的。很快,雙方就要形成了平手對峙之際。

桓恒得知城門被困之事解除,立即主動撤退,從東西兩門退回城內。李衝看到大家已經疲憊不堪,隻能撤軍。經過這一天的征戰,他的晉字營已經損失了一大半,元氣已經大傷。可是,讓他此時撤兵,決計是萬萬不能的。

然而就在這時,晉王已經得知了李衝在荊州遇到了困難的消息。可是反觀李誦這邊,幾次進攻龍門關,都是差點打了下來。李誦這邊是越打越強,龍門關是越來越風雨飄搖。

看到如此境況,晉王不禁犯上了嘀咕。對於這個宋王世子李誦,他確實立功很多,深受大家的信服。可是自己的兒子李衝,一直練兵練兵,沒有什麼耀眼的戰績。如今在荊州遇到了困難,跟這邊龍門關簡直就是天壤之別。為此,晉王打算自己必須偏心一下了。

於是他連夜修改了密令,將五千支援人馬,全部調往荊州去了。這下,倒是並沒有讓人意外。可是在李誦得知這個消息後,還是內心有點嫉妒,不平衡。

原本,這五千人馬給了自己,可以一鼓作氣拿下龍門關。可是如今,去了荊州。這一下,龍門關怕是很難攻破了。

在李誦得知這一消息的晚上,他就獨自一人在軍營裏喝悶酒。這時,一位貼身校尉叫做周進的湊近說道:“小王爺,我知道你心裏不舒服。這個晉王太過於偏袒自己的兒子,原本這五千人馬是歸我們的。如今,他們全部去了荊州。可是,我們怎麼辦。最後是李衝拿下荊州,我們沒有拿下龍門關。哎呀,這晉王太過於偏心了。”

李誦已經生氣了,怒道:“周進,不要在此胡說八道了。怎麼排兵布陣,都是晉王的意思。晉王怎麼可能看不出來,我們龍門關需要五千人馬?但是荊州肯定非常困難,不然也是不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