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1 / 2)

有一個本地工人叫王德順,跟喜慶挺好。德順比喜慶大幾歲,個頭比喜慶高一點,身體結實,是個獨生子。德順的老家叫宋家莊,離廠二十裏,騎車子一會就到了。不過他媽媽常來看她卻是走著來的,德順在廠裏住。星期天休息的時候,德順邀請喜慶去宋家莊他家,喜慶愉快地答應了。德順騎自行車帶喜慶上路。

一溜公路,兩旁是樹,雁北的老柳樹,黢黑的樹幹,枝條不修,樸實無華,紮根在貧瘠的土地,默默生長。

在一個杏樹環抱的地方,到了,這就是宋家莊。進村的路上,路兩旁,土坡上,全是杏樹。“德順,那是杏樹啊!”喜慶認出來,一陣驚喜。“是杏樹。”“結不結杏呢?”“咋不結,你看那是啥?那不是已經結上了?”喜慶順手指看去,可不是,綠綠的小杏,掛在枝葉之間。“真不錯!”喜慶高興得,德順笑他,“啥也沒見過。”

前麵有一片湖。“德順,前麵有一片湖!”“什麼湖?”“湖水啊!”“誒,那是水庫。”“水庫?有沒有人遊泳?”“遊泳?你是說到河裏洗澡吧,不能,那不能洗澡。”“隊裏管呢?是不是隊裏不讓呢?”“讓!誰管呢!那水可深了,沒人去裏麵。”

“我要踏平你的宋莊湖!”

“你要幹啥?”

“我要從湖的這邊遊到那邊,從那邊再遊到這邊,打幾個來回。”

“瘋了!你到水裏,人們會說你瘋了。”德順擔心起來,“不要下去啊,喜慶,你聽我說,千萬不要下去啊,那裏邊有鬼神呢!”

“有個屁!”

“你不相信就算了,我不管你。”

“我不下。這麼冷的天,還沒到時候呢,等夏天熱了再說吧。”

他們說著話,經過了湖邊,水庫邊。

到了,德順的家,沿一條蜿蜒路徑,再現柴門。

“來,進來吧。”德順拉著喜慶的手,進屋門。一頭大黑豬躺臥在門道,德順過去,用腳踢,豬爬起來,跑了出來,喜慶趕緊往旁邊躲閃。“媽!快把這豬圈起來!”從裏屋走出一個老人,佝僂著身子,臉上布滿皺紋,卻是紅紅的,頭頂上頭發稀少。

“回來了。”

“這是我爹。喜慶,咱們進去吧,爹!”德順扭過頭問:“我媽呢?”

“你媽…我不知道。我剛睡了一覺。”

喜慶的來到給德順家帶來了歡樂。德順的媽媽,妹妹,爺爺都回來了。

“這是爺爺。”德順給喜慶介紹。

“爺爺您好!”喜慶向爺爺問好。

爺爺是個小老頭,又瘦又小。但看上去,老的程度好象還不如德順的父親。

“爺爺八十九了。”德順說,歲數記得很清楚。

喜慶暗暗吃驚,感到有點意外。

“說啥……?”爺爺咕噥著,眼睛看大家。

“說您八十九啦!”三女兒,德順的三妹妹過去,在爺爺的耳朵跟前大聲說。

“啊,八十九了。”爺爺小聲說著,明白了。向喜慶伸出手指比畫:“八十九了。”另一隻手拄著拐棍。喜慶看見,這手,確實老了。

德順的二大爺也來了。二大爺說:“我去打酒!”

“別弄酒了。”喜慶對德順說。

“二大爺,”德順不理,“我給您拿上錢!”

“我這有。”二大爺說完出去了。

德順媽媽給做菜,做了滿滿一桌子。德順的妹妹高興地,端來一盤又一盤。德順的兩個妹妹在,二妹妹和三妹妹。大妹妹不在,出嫁了。

“來,上炕吧!”德順說。

“您坐到炕裏邊!”德順的父親對喜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