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1 / 2)

“徹夜狂風聲似吼雨水猛襲落如洪

“我們多事的理智

破壞事物的美貌

解析無異謀殺”

《外國詩》

廠裏出現了嚴重的質量問題:鐵點事故。什麼意思?容我解釋。瓷器原料最害怕的就是鐵。這鐵不是我們常見的鐵製家什或物品的那個鐵,而是以鐵礦或夾雜在其它岩石裏的鐵成分形式出現的。它們有時不易分辨或不易分離,混進原料粉碎,磨細,最後在產品中一經高溫燒,就出來了。顯現在潔白的瓷器上麵,一個黑點一個黑點的,略發紅。煞殺風景,使瓷器嚴重降等。那麼如是說,鐵難除也。製瓷工藝中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單靠揀,把鐵礦揀出來?不行吧。靠磁鐵?可有的裹在其它岩石中的,就磁不住了吧。按說,有一點鐵就不行,鐵點嘛!而鐵,可是分布得太廣了,太普遍了,在我們這個星球上。

一點不錯!您說得對,這些辦法都不行,解決不了工藝上的問題。不過,有一點您說得對的,用磁鐵,方法是別一種樣式:把原料磨成粉末,出粉的時候,細細的粉末要流經一個甚至兩個磁鐵陣。那些被磨得和其它岩石,什麼長石,石英一樣細的鐵末,一個也跑不了,幾乎是一個也跑不了,它們都在距離之內,混是混不過的,無法過關,都被大磁鐵吸住。這道工藝一般人並不知道,大多數人甚至也不知道什麼鐵不鐵的。工人們知道“鐵點”是杯子上的黑點,至於怎麼弄上去的,或者怎麼有的,不知道。鬼才知道呢!陶瓷是用什麼做得?用石頭,什麼石頭?不知道,叫不上來,可能是火車道上揀來的吧,要不就是河溝裏。總之,不清楚,不曉得,不知道。

載於玻璃上的,是一個人的大腦的切片,薄薄的,透過顯微鏡可以看到脈絡……這些脈絡曾載於一個有機的機體,活人。這個人曾經活過,以生命影響過時代。他的脈絡是時代的一部分。遠置即可看出,他處於一張巨大的薄片之上,這巨大的薄片是一個曆史切片,展現於我們眼前,並漸漸地遠去,越來越快地遠去,隨後的切片將載運著我們前往追趕……

大學生梁忠漢成為“鐵點事故”的重點懷疑對象。當然,一開始經“有關人士”透露,領導認證,很快就形成一種意見,風靡全廠。又是風靡!這可不是打羽毛球,沒那麼輕鬆。對於當事人來說,不管當事不當事吧,現在懷疑到頭上,就是大難臨頭。一定罪就是“現行反革命”,不是鬧著玩呢!輕則入獄,重則……

可想而知,梁忠漢什麼感覺。是不是他呢?當然,要是是,沒說的,大丈夫敢作敢為,隻要敢,就能為,後果是應該想到的,不必害怕。怕也沒用。做這事……動機是什麼呢?可能沒有動機。國人做事,不講動機。沒有動機,是人嗎?怎麼不是?沒有動機怎麼不是人?什麼是動機,動機是什麼?會動的機器?還是凍住的雞。要是凍住的雞,行,要一隻,兩隻也許,燉著吃,燉雞。……

梁忠漢準備了一把刀,偷偷地用鋼銼打磨了一把刀。準備拚命用的,想好了……實在不行,拚一個夠本,拚兩個賺一個,自己……,他回顧身世,父母含辛茹苦,謹小慎微。自己埋首工作,與世無爭……不願逢迎阿附……

“誰能做這樣的事呢?”人們都在想,為什麼?有人認為有人把鐵混進原料石塊中,有人說可能偷偷往球磨機裏仍鐵,有人想,出來的泥裏被撒上鐵末……黨委領導仔細聽取各方麵的意見和反映,深入地研究著。梁忠漢在原料車間,據說他沉默寡言,經常不高興的樣子,和車間領導經常別扭,不是個馴服的。這不是動機嗎?是不是呢?凍雞?動機!

巨大的磁鐵陣……原料粉末流動著,經過著……一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