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驚險的心室纖顫,唯一的破局之法!(2 / 2)

他穩穩地切開了冠狀動脈的切口。

頓時就有血液溢出。

用二氧化碳吹去血液後,冠脈吻合口顯露。

“搭建血管橋。”

手術室的氣氛凝滯到了極點,所有人都不敢呼吸,配合著許秋。

每做完一支人工血管橋遠端吻合,近端就會立刻被連接到灌注導管內,持續灌注低鉀溫血心髒停播液。

“近端吻合。”楊晨曦提醒。

此時,近端的溫血灌注立刻停止。

許秋落針,手快出殘影,持針鉗的彎針在人體血管與人造血管間穿梭,血管間的空隙慢慢消失。

最後,兩條血管幾乎融在了一起,除了顏色的區分外,分辨不出差別!

“三分鍾!”

許秋縫完最後一針的刹那,麻醉醫師驚愕的開口。

每一根移植血管,停止灌注的時間在十五分鍾內,一般就不會產生不良後果。

因而,大多數心外醫生,都會把縫合的時間控製在十分鍾左右。

不是不想更快,而是做不到。

想要把縫合從二十分鍾縮減到十分鍾,可能需要數年的練習。

而如果再練數年,時間會來到九分鍾。

八分鍾,還需要數年。

之後想要精進,耗費的精力、訓練時間,都不可估量。

醫生的時間極其寶貴,這點時間放在其他地方,取得的效益會高很多,自然不可能專門有人去練手術。

而許秋,隻用了三分鍾……

這多少有點不當人了。

“誘導心室纖顫。”許秋開口。

楊晨曦等人心裏又是一驚。

心室纖顫的優點,在場的人都有所了解。

它能夠保證術中冠脈仍有灌注,而且顯露及進行血管橋吻合時都更加方便、精確。

但,對手術時間提出了極大的考驗。

一旦室顫時間稍長,病人會發生心肌缺血性損傷,導致的後果遠遠大於纖顫帶來的優點。

屬於風險大於收益的操作。

因此,臨床上很少有人運用。

就連馬勤、楊晨曦這類心外科大佬,都很少冒險做這個操作。

“擠壓心髒可以學,這個不要學。”許秋誘導纖顫的同時,提醒道。

他在模擬手術室回檔練習過數百遍,才有這種把握。

楊晨曦等人默默點頭。

根本不用提醒好嗎……

除了你,沒人會這麼做!

學不來!

也不敢學!

鋌而走險,隻為了把手術打磨到極致,把病人的療效提升到最佳,也隻有許秋這種細節狂魔能做出來了。

對於其他人來說,真敢做心室纖顫,隻會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然而,還不等眾人從心室纖顫的震撼中緩過神來,許秋再次展現出一項此前從未使用過的縫合術。

“這是……序貫式吻合?!”

楊晨曦等人瞪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

“難怪敢做心室纖顫!”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此刻,在場的醫生都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心室纖顫,最怕的就是把手術拖得太長。

但臨床手術中,卻有一個破解之法。

正是許秋目前展示的序貫式吻合!

——

五更!

兄弟們,新春快樂!

。您提供大神半價炸雞的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