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讓家屬有過高的期待,也不嚇著他們,這是很多醫生要學一輩子的溝通藝術。
而許秋,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
……
看完病例後,許秋也終於明白江主任為何專程在門口堵自己。
這個病人,入ICU後的第一個七十二小時,治療效果很不錯。
臨床上,廣大醫生總結了很多黃金時間。
比如,急性梗死的黃佳搶救時間是兩個小時。
腦梗死是3~4.5個小時。
心髒驟停黃金四分鍾、氣管異物4~10分鍾,手外科的手指離斷黃金六小時。
術後,也有個黃金七十二小時。
這是最容易出現術後並發症的時候,隻要度過前三天,後續再出現感染、出血的幾率會小很多,基本上就宣告平安度過手術了。
而ICU這裏的重症肺炎,同樣有黃金三天。
三天治療效果佳,就能快速控製住。
隻要不反複,病人康複的概率大於百分之八十。
陶昌翰經過三天的治療,用上了廣譜抗生素,感染指標下降、神誌越來越清晰,影像科發來的胸片也提示肺炎有了改善。
但問題就出現,接下去的五六天,隨著老人所有指標都在明顯好轉,所有人都等著他從ICU轉入普通病房之際,陶昌翰開始反複發熱!WwWx520xs.com
一檢查,肺炎並沒有加重,而且對比之前的依舊在好轉。
另外,病人燒的不算高,也就37.9~38.3之間。
但,這個溫度對一個躺在ICU、插著氣管的老人來說,是致命的。
陶昌翰的精神肉眼可見地萎靡了下去,盡管各種指標都在報喜,但病人的實際表現不容樂觀。
江主任頗為頭疼地開口:“這幾天我們也用了退燒藥。
這發熱也是奇怪。
用了藥,立刻就降下去了,病人的精氣神馬上就回來。
一停藥,溫度又竄上去,病人神誌開始模模糊糊。”
管床醫生說道:“第四天的時候我們都打算給他脫機了,結果開始發熱,呼吸指標又下去了,我隻能趕緊重新連上。”
“體格檢查呢?”
“都查過了,胸腹部、下肢、中樞神經,還有泌尿係統、皮膚、瞳孔、顏麵部等,都沒有發現異常。”
ICU這邊和其他科室不一樣。
比如呼吸科那邊,一個醫生管十幾個病人,晚上值班,一個病區隻有一兩個護士。
重症監護不同,拿臨海一院來說,ICU醫生與床位比是0.8:1。
假設有十張病床,十個病人,那麼至少得有八個醫生,基本上醫生和病人數量是匹配的,一比一特護。
因此,ICU醫生對病人的了解往往更加詳細,病曆更是倒背如流。
“嗯。”
許秋點點頭。
來到病房後,他又重新進行了一次檢查。
的確如管床醫生所說,肉眼能看到的地方,和檢查能摸到的地方,都沒有值得關注的異常表現。
像什麼脊柱彎曲度增加、椎間盤萎縮等,都屬於老年人的退行性病變,俗稱年紀大了,沒什麼診斷意義。
“問題在哪……”許秋掃過插著管子的老人,思索起來。
。您提供大神半價炸雞的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