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即便沒有硬性要求,許秋的影響力在那,公開的講座,各大醫院院長也會主動要求醫生學習。
畢竟,能讓許秋專門拿出來講的東西,而且還稱之為“奇藥”,大概率是如今臨床上並不常用,甚至是無人會用的“新”藥。
而這或許會給相當大一部分病人帶來新的轉機。
……
次日上午九點半,會議開啟,臨海一院網絡部的工作人員調試好設備,觀看人數飛快增加。
因為是預約的線上網絡研討會,因此,容納上限為五萬人。
隻是十幾分鍾的時間,人數就上漲到了兩千多。
這個數字非常可怕。
因為很多醫院都是使用會議室的大屏幕,科室醫生一起觀看。
能達到兩千,已經很誇張了。
十點鍾,許秋進入會議室。
他的臉一出現,人數飛漲,最後直接塞滿了五萬個。
不過,後來的人基本都是湊熱鬧的網友。
也隻有許秋的講座,能達到這樣的盛況了。
而作為對比,同一時期還有位心外科的專家進行臨床指南製定規範的講解。
觀看人數和他的頭發一樣,108。
宛如一百零八好漢,堅挺在淒楚的梁山之上。
“今天就講這麼多了,指南規範的製定與修改,牽扯到每一位病人,需要慎之又慎。希望未來和同僚們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幾分鍾後,黃專家結束講座,看了眼觀看人數,苦笑一聲:“這麼重要的會議,竟然才一百多個同僚在線啊,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讓我體會一下會議室擠爆的場麵。”
這時,有人發言:“黃老師,你要不直播許秋醫生的會議內容,絕對能瞬間滿人。”
“滿人?我這是網絡研討會,上限是五萬人,怎麼可能滿!”
雖然這麼說,但黃主任還是試了試對方提供的會議號。
可惜的是,已經滿人了。
“上限三百人的免費會議吧,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滿人。”黃專家嘀咕了一句。
他打開手機,正好看到自家醫院群裏,有個住院醫師在分享許秋會議室的講座截圖。
黃專家笑了笑,給小住院打去電話:“你退出會議,給我騰個位置。”
幾分鍾後,兩人同步退出與進入。
當黃專家看到許秋會議室有五萬人在線時,懵了一下。
這尼瑪也是網絡研討會?
五萬人啊,怎麼可能滿的!
還不等黃專家想明白,他的會議室就湧進來了一大堆人,眨眼就突破一萬,十幾分鍾後也達到容量上限了。
“???”
啪嗒。
一陣風吹過,黃專家頭上隻剩下107根頭發。
……
“今天就講一個藥,萘普生。
相關的科普文章,也將在會議結束後,第一時間發表在各平台上,沒有參與會議的同意能了解這款奇藥的藥理機製、適應症等等。”
臨海一院,腫瘤科會議室,許秋做了個簡短的開場白。
緊接著,他開篇的第一句話,就讓參會者都沉默了。
。您提供大神半價炸雞的醫生:給自己做手術,這很合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