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鄉試(二)(1 / 2)

隨著時間的流逝,排在謝啟等人前麵的秀才陸續的在官差的指引下走進了檢查身份的小棚子裏。

隻等了片刻,聽到裏麵的官差有些不耐煩的叫著下一個的時候,謝啟立刻抬腿往小棚子裏走去。

這鄉試的檢查可比府試嚴格多了,進到這棚子中的謝啟就看到這裏麵足足有十來個官差。

離謝啟最近的一張桌子旁坐著一個官差,麵前是擺放的是筆墨紙硯。

一看到謝啟進來,這官差就開口道:

“姓名,籍貫,準考證,識認官印結。”喵喵尒説

古代的準考證類似於現在的準考證,除了沒有照片,用文字描述考生的相貌特征外,其他方麵都差不多的。

而識認官印結是古代流行的一種行政文書,上麵蓋有官印,證明考生身份的真實性。

以防被人冒充,這文書的作用其實也相當於擔保書,一旦出事文書上的擔保人也會跟著遭殃。

聽到這話,謝啟趕忙從考籃中一邊拿出自己的準考證和識認官印結遞給了麵前的官差。一邊說道:

“謝啟,雲州城威遠縣青雲村。”

官差仔細的核對了謝啟的樣貌和身份特征後,就將謝啟的準考證和識認官印結還給了他。

待謝啟一檢查完,他就聽到前方那官差有些麻木的聲音道:

“走上前來,考籃放在這張桌子上,將所有的衣物包括鞋子和頭發都散開。”

聽到這話,謝啟立刻按照官差的指示,一一照做。

待謝啟散開了衣袍,緊接著數個官差的目光就向他身上每一寸地方仔仔細細的看去。

辨認完謝啟並沒有夾帶小抄之後,官差們就開始檢查起下一個考生來。

待謝啟重新整理好衣袍過後,就有一名官差遞給了謝啟一個帶著數字的木頭號碼牌。

這號碼牌是貢院中號舍的編號,每一排號舍都有一個字號,是用千字文編列的。

看了看號碼牌上的洪十,謝啟心下就有數了,一抹神采飛揚之意不由得浮現在了臉上。

貢院中每一排的號舍都不一樣,有些多有些少,一般都是五十間到一百間左右。

而運氣不好的考生則是會被分到號舍的最末尾幾間去。

每一排號舍的末尾都設了一個旱廁,現在是八月,天氣還有些炎熱,這旱廁的味道就有些酸爽了。

甚至就連考試的試卷上都會沾染上幾分味道。

而謝啟手中的號碼牌是十,離旱廁的位置可謂是遠之又遠,這能不讓他高興嗎!

拿好了自己的東西,謝啟就隨著剛剛那名官差往貢院裏麵走去。

走進了貢院,看著一排排號舍,謝啟就開始尋找起自己的號舍來。

但當他走到自己的號舍時,卻是有些傻眼了。

他中獎了!他竟然遇到了傳說中的席號......

這席號就是有些破舊的號舍,屋頂少塊瓦或者是有個大洞小眼之類的號舍。

往往是外麵下大雨,裏麵下小雨。

科舉考試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試卷是不能被雨水浸濕的,也不能有任何的損壞,要不然就會被當作違規試卷處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