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號舍裏站定,望著右邊頭頂那個不大不小的窟窿,謝啟有些無奈的苦笑一番。
躲過了“底號”躲過了“小號”還是沒有躲過“席號”。
“底號”就是每一排號舍處的末尾,也就是挨著旱廁的位置。
而“小號”則是偷工減料的號舍,考生根本沒有辦法在這號舍裏躺平,隻能蜷縮著度過這三天。
歎了口氣,謝啟開始安慰起自己來,席號就席號吧,好歹比底號和小號好。
隻是希望他的點子不要這麼背,遇上下雨天。
隨後謝啟就放下了手中的考籃,開始動手收拾自己的號舍。
仔細的清理了號舍的蜘蛛網和灰塵一番後,謝啟才將考籃中的東西拿了出來,放在了號板之上。
待歸置好這一切,謝啟就開始睡下了。
鄉試一共要考三場,今天隻是進場,而明天的淩晨才開始考試,後天才能交卷出場。
相當於謝啟這場考試需要在號舍裏待上三天兩晚,三場考試一起下來的話,就需要在號舍裏待上九天六夜了。
考試期間是不能離開號舍的,就連上茅廁都有官差跟著,以免考生作弊。
交完了卷考生方可在周圍活動一小會兒。
一夜無話,謝啟一覺直接睡到了淩晨,在官兵們派發試卷的腳步聲中醒了過來。
這第一場考試,考的是《四書》義,經義。
官差們將試卷和草稿紙,以及三支蠟燭交到了謝啟的手中後,才繼續往下一個號舍中走去。
號舍外是有火把的,但號舍內卻是十分模糊,謝啟第一時間先是將發下來的蠟燭給點亮了。
隨後才在燭光中開始審起了題。
這第一場考四書文三篇。也就是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中挑選三本為題考校考生。
外加一首五言八韻詩,經義四首,這就是第一場考試的所有內容。
其中經義題需要書寫三百字以上,而三道四書題每道則是要書寫兩百字以上。
答題時,除了對內容有要求外,在形式上還有許多的規定。
凡涉及當朝名稱及尊長時要提格或者提行書寫。
而且還不可以出現越幅,曳白及塗改太甚等現象。嚴重者還不能參加後麵的考試。
看了看試卷上的內容,謝啟不由得輕舒了一口氣,雖然題多,試卷多,但是內容他還是十分有把握的。
將所有的試卷審完之後,謝啟才拿出第一張試卷,隨後將其他試卷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以免不小心弄髒試卷。
收好了試卷後,謝啟先是倒了一點清水磨起了墨。將墨磨好之後,謝啟拿出了官差發放的草稿紙。
稍加思索後他才開始提筆在草稿紙上書寫下了第一題經義題。
經義是謝啟最擅長的,所以他先是將所有的經義題寫出來之後,才思索起了五言八韻詩。
這五言八韻詩要求謝啟作一首關於月夜的詩,思索了半晌之後,謝啟才打下了草稿。
。您提供大神凡與星的寒門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