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終因寡不敵眾,很快敗下陣來。
意識到大勢已去,莫遙仰天長歎:“想不到我縱橫半生,最終卻敗在一個小毛孩手裏,真是可悲可笑啊!”
崔由妄年近六旬,怎麼看都跟“小毛孩”沒有關係。
而被如此貶低看輕,他倒是不生氣,隻淡淡一笑,一副坐觀困獸之鬥的模樣。
莫遙不再理他,兀自說道:“一切皆由我主導,與右護法無關。”說著看向殷文光,“殷兄,先走一步了!”
劍橫脖頸,用力一絞,血光飛濺。
他的本意是自己頂罪,為殷文光開脫,然而事已至此,對手怎會放過如此大好的機會?
伴隨著莫遙的身死,殷文光徹底失去反抗之力,任人宰割。
崔由妄:“殷護法累了,你們快扶他下去歇息!”
表麵關切,暗地卻對身側的高詩使了個眼色。
高詩會意,叫上華胥引幾人,便半請半拽地上前,拉殷文光離去。
多年好兄弟自刎而死,殷文光心如死灰,行屍走肉一般地被拖去暗處,隱秘處死。
左右二護法作亂不成,畏罪自盡。
消息傳到於含涼殿靜養的崔彧耳中,他悲不自勝,病情加重。
隔日,自感命不久矣,崔彧放手一搏,於密室閉關突破,欲就地飛升。
然而其人中毒已深、魔心破綻甚巨,終是功敗垂成。
正月十五日,日月宗主崔彧暴崩,少宗主崔由妄繼位。
甫一掌權,崔由妄便將宗主居所移至天璣閣,改含涼殿為奉先殿,以其為祭祀禱告之所。
同時撤銷崔彧在位時設立的左右護法、執事等職,立親信高詩、蕭順之、華胥引為長老,疏遠排斥前代宗主留下的三名長老。
程鈞感到不妙,在某次任務失敗後愈發憂懼。
不久後有長老暴斃,崔由妄欲升其職代替之。
程鈞愈發焦慮,思及長老暴死的詭異之處,以及崔由妄的狹隘心胸,一不做二不休,叛離日月宗,遠走幽燕之地,據兵自保。
自此之後,江湖上興起了一股不容小覷、令日月宗極為頭疼的勢力——
幽州叛黨。
因新任日月宗主暗中支持北境六鎮,不與朝廷同心,故被朝廷有意打壓,降封長樂郡公。
崔由妄懷恨在心,私下召回駐外的日月宗弟子,不再為朝廷效力。
魏國由是朝政紊亂、叛亂四起,日益衰落。
二月,孝明帝元詡被其母胡太後毒殺。
柱國大將軍爾朱榮宣稱為孝明帝複仇,率重兵攻入洛陽,另立元子攸為帝。
四月,河陰之變。
爾朱榮以祭天為名,將王公大臣騙至黃河邊,先溺死胡太後及其所立幼帝元釗,再縱兵圍殺宗室大臣兩千餘名。
永安三年,孝莊帝元子攸於明光殿伏殺爾朱榮,重掌大權。
十月,爾朱榮堂弟爾朱世隆、侄子爾朱兆合兵攻打洛陽,元子攸被俘,不久又被縊殺。
普泰元年,日月宗暗中支持的晉州刺史高歡起兵,隔年大敗爾朱天光,立元朗為帝。
並重晉崔由妄為長樂王,以報日月宗襄助之恩。
後又以元朗血脈疏遠為由,廢而立元修。
永熙三年,既恨日月宗背信棄義,又不滿高歡專政的元修,帶兵攻打日月宗。
未果,西奔關中大行台宇文泰,遷都長安,北魏自此分裂為東魏與西魏。
元修出奔後,高歡另立元善見為帝。
武定八年,元善見禪位高歡次子高洋,不久被毒殺,東魏亡。
十年後,高洋為防元氏複辟,在日月宗主崔由妄的默許之下,將元氏族人屠戮殆盡。
投諸漳水,屍橫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