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想到老師會讓他送薑湯來麼?還是今日氣溫驟降,添衣都不及,冷得人心裏發寒?

薑聿卻並未回答他的疑問,徑直從他身邊擦肩而過,走向了老人的房間,看樣子似乎還有幾分急切。

薑湯可暖一人身心,那若是一個部落呢?如何才能讓一個部落熬過漫漫寒冬?

對於普通人來說,或許覺得是足夠的棉衣和柴火,但對草原上信仰長生天的部族來說,能讓他們熬過寒冬的,是足夠的食物和豐沛的糧草。

這樣才能在活下去的同時,供養足夠的牛羊,至少交足上貢的數量,才不至於會被狼主征討,滅族亡家,淪為奴隸。

主要支持幾個皇子的強大部族占有足夠大領地,有數量眾多的牛羊,自然不懼,但對那些領地地處偏僻貧瘠,資產微薄的小部落來說,每一年冬天,都是一道擺在眼前的生死坎。

也不是沒有部族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試圖奮起反抗,又或是討伐其他部族,但多數情況下,都不過是消亡之前最後的掙紮。

北秦遼闊草原和凍土荒原之上的部族,雖然都自稱長生天的子民,但幾乎都有各自的信仰和象征。

比如送給樓絨絨玉哨的蘇尼特族信仰盤韃天神,他救下的耶魯老頭的嘎魯族,信仰由大雁化身而來的天素女……再加上多年互相之間在領地和獵物之間的爭紛,許多部族之間都有著淵源已久的仇怨。

這也是年年都有部族消亡,但卻很少有部族聯合起來,試圖反抗或是征討別的大型部族的原因之一。

很多時候族長或許為了族群,或許的確有意協力,但每每送去的信使到了對方的部族,還沒來得及說明來意,就被憤怒的異族人處置了,如此反複,隻能加重了彼此之間的仇恨。

但巧合的是,薑聿身邊,就恰好有這麼一個遊曆北秦各地,同各個部族都有著頗為友好往來的人選,可以解決部族之間難以聯結的問題。

要說在整個北秦的信用和受歡迎程度,嘎魯族尚且存在的時候,若稱第二,沒有哪個部族敢站出來說,自己要比嘎魯族還要守信且友好。

正巧這個冬天寒冷更甚往年,按經驗來說,往年這樣的程度,至少會有十幾個小型部族消亡在風雪之中。

許多規模還數得上中等的部族,也會因此被削弱,人數和牛羊數量驟減,變成新的小型部落。

但要真正說服這些人,單憑兩句漂亮話是不夠的,故而要將這些部落聚集起來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第一個願意站出來支持他們的部族。

且這個部族的規模還不能太小,且要有一定的戰鬥力,才能說服其他部族歸順。

宛如滾出一顆大雪球的第一步,要捏起一顆用以作中心的結實雪球,再在鬆軟的雪地上滾動起來,才能越滾越快越滾越大。

耶魯老人提出一個可行的選擇——當年為了存活劫走他們部族貨物,導致嘎魯族被滅族的科多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