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哲的一番言語,也是立即勾回了觀眾的好奇心。
這徐哲的以往名聲雖然臭,但在化身楚吹之後,拿出手的樂評實實在在是讓人眼前一亮,極有專業性,又能從歌詞中挖掘出各種深意,使歌曲本身的象征愈加深刻。
此時站出來,也正是對上了觀眾的胃口。
這首歌,他們的確有些難以聽懂。
可隨著徐哲的講解,大批大批的觀眾開始走神,心想自己剛剛和徐哲聽的是同一首歌嗎?
什麼白玫瑰的三生三世?
什麼虐心的心理曆程?
白如白牙、白蛾、白芒、白糖,四個比喻,卻都是被吞噬、回俗世、被摧毀、亡逝。
一步一步的蛻變。
到最後仍是沉淪於世俗之愛。
當這些觀點被徐哲一一剖析出來之時,觀眾這才是有那麼點懂了這首《白玫瑰》歌詞之後的深意。
也正如徐哲一開始所說的那般。
——聽懂了,才會真正覺得難過。
卡著時間,徐哲也是將自己的理解簡單概述,最後總結道:
“兩首歌,旋律一樣,歌詞不同,唱法不同。紅玫瑰是得非所願,而這白玫瑰是求而不得。”
“這首《白玫瑰》,完全就是一團麻繩結子,再解開那些繞彎的繩結後,你才能窺見它的全貌。”
“更何況,楚寧的歌,什麼時候讓我們失望過了?”
見徐哲說得如此玄乎,彈幕也是將信將疑。
一些小眾歌曲,的確是這樣,隻有耐心去聽,才能感受到演唱者通過歌曲想要傳遞給人的情緒與內涵。
而且楚寧出品,豈能有次貨之說?
也有一些人趁著這投票倒數的時間,再去聽了聽,還真有些新的感受。
因為徐哲這一番點評,本還跟上一組兔子先生差了一截的票數,忽得又開始激增,不斷縮小著差距。
最後幾乎是卡著投票通道的末尾的幾秒鍾,才堪堪反超!
從頭觀望到尾,後台休息室的餘琛笑容逐漸燦爛,再到後頭的麻木凝固。
任憑他怎麼想怎麼猜,也預料不到這徐哲竟然能以這樣方式幫助這首《白玫瑰》打開局麵。
同樣也是有在香江經營自己人氣,並將其視為第二發展地的餘琛,其實也算是能感受著出這首《白玫瑰》的重量,放在那邊,也是一首能夠霸榜的粵語歌。
但這裏是內地樂壇啊,是以華語為核心的樂壇啊,粵語歌怎麼也是小眾。
強如楚寧之前那首《海闊天空》一歌,發行數個月,至今還在香江的幾大音樂榜上牢牢占據榜首,任憑你什麼歌手發行什麼新歌,都難以的撼動的奇跡之作。
反觀內地樂壇呢,口碑有,熱度有,但早早被其他國語歌給壓在了下麵,很難繼續霸榜。
音樂的語種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首歌最適配什麼地區。
可哪有像你楚寧這樣的?
明明是掏出了一首小眾粵語,明明也是略顯頹勢,卻因為這外人的一番點評,直接添了一把油。
而且是火上澆油!
至於關城,也是有些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