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9我做皇帝,既是順應天命(1 / 1)

隨著高博被黃袍加身,眾將一致決定返回洛陽伺機登基。所以本來是帶著眾將和其家屬出來放鬆的圍獵,也就這麼草草的結束了。

為了盡快趕回洛陽,高博隻帶了1000虎衛軍和眾將,輕裝疾行的往洛陽趕,三個騎兵營留下來保衛眾將的家眷。

一路未曾停息,馬不停蹄的趕路,終於在黃昏之時,趕到了洛陽城外。

高順早就接到了斥候的消息,此刻也在洛陽東門外等待。見到高順的第一時間,高博就開口說道:“伯平,連夜把泗水訓練場上的20萬新兵集合起來,明天早上把他們帶入洛陽,協守城防。”

高順顯然也是知情之人,聽到高博的吩咐之後,他嚴肅認真的應了下來。等高博從他身邊越過之後,高順目光複雜的看著高博的背影,隨後慢慢的堅定起來。

高博進城後,直接回到太師府,並在第一時間派出手下親衛,去通知朝臣明日召開大朝會的消息。

而跟著自己一起回城的一眾文武,高博直接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府邸,準備明日的大朝會。這天晚上高博也沒有陪伴自己的一眾妻妾,獨自一人回到臥室養精蓄銳。

而正在洛陽城中的一眾朝臣,接到高博的緊急通知後,也是一陣驚疑不定,意識到哪裏出了問題?

有個別消息靈通之輩,再結合這兩天城中傳出來的謠言,心中隱隱有所猜測,都意識到了這‘天’要變了。

作為高博的嶽父……大儒蔡邕,在接到管家的通知後也是愣了一下。不過隨後就一聲沉悶搖了搖頭,當即又去逗弄高博過續給蔡家的孫子,不再管其他。

而作為高順的好嶽父伏完,正在府中陪自己的妻兒用晚膳。當虎衛急匆匆的來通知他這條消息的時候,他當即就是一愣,隨後目光空洞無神的看著屋外的天空,嘴喃喃自語道:“王莽篡漢的曆史將再次重言,大漢的氣數,真的走到盡頭了嗎?”

而此刻正在府中安心休養的荀彧,在接到虎衛通知的時候,直接一口老血噴出,然後向後倒去。還好他的夫人眼疾手快,急忙扶住他,這才沒有讓他倒在地上。荀彧的夫人聽到他嘴裏的喃喃自語:“天下人果然沒有看錯你啊,你就是第二個王莽。”

而接到這個消息的所有朝臣,當天晚上都輾轉難眠。他們跟高博的接觸不多,隻是心中有所猜測,但他們也被自己心中的猜測給嚇了一跳。。。

……不管今夜的洛陽城有多少人失眠,第二天的太陽如期升起。

此刻,洛陽皇宮的未央宮前,已經有數百名朝臣在此等待,他們沒有跟左右相熟的同僚交談。而是心事重重的站在原地,各自想著自己的事。

“太師到……!”

隨著一聲洪亮的聲音傳入廣場,高博騎著高頭大馬,帶著1000名虎衛軍,從宮外進入,直接來到未央宮前,而1000名虎衛軍也是迅速的在未央宮前布防。

雖然未央宮早已被禦林軍將士戒嚴,但虎衛軍將士們還是在高博500步之內加強了防禦。嚴密的保護,可以確保一隻蒼蠅飛到高博百步之內,也要挨兩巴掌。

而一眾朝臣在看到高博的穿著之後,也印證了自己心中的猜測。紛紛把頭低下,暗自尋思了起來。

高博身穿龍袍,站在未央宮大門前,左右分別是典韋和王越。看著下麵的數百名朝臣,高博閉著眼睛點了點頭。

旁邊的大太監……左豐會意,從懷中掏出一塊明黃色的絹布。跑到未央宮前的平台上攤開,聲音洪亮的對下麵宣讀到:

“自漢高祖斬白蛇起義,建立大漢王朝至今已有400餘年。今天下動蕩不安,各地諸侯擁兵自重,相互攻伐。

先有席卷天下的黃巾之亂,後有內侍和外戚爭權,導致天下百姓流離失所。更有亂臣賊子趁機自立為王,公然脫離大漢王朝。

幸得太師橫空出世,往大夏將傾。鎮壓黃巾,領數萬精兵入京清君側,抵擋天下18路諸侯進攻。

先後扶持靈帝長子劉辯登基,然其被奸臣所誤,出走洛陽途中駕崩,死因成謎。

後又扶持漢室宗親劉焉為帝,然先帝劉焉沉迷酒色,身體早已被掏空,於今年年前駕崩。

之後又扶持先帝之子劉璋為帝,然今年七夕之時,先帝之子劉範,勾結個別世家大族公然叛亂,導致先帝血脈斷絕。

太師先後曆經四帝,扶持三位漢室宗親登基稱帝。幾位陛下上位皆不足一年,由此可見漢室氣數已盡。

今日泰斯宣布順應天命,改朝換代。”

左豐宣讀完自己手中的聖旨之後,就默默的退在一邊。

這個時候高博走上台前,對著下麵的一眾朝臣大聲說道:“我做皇帝,既是順應天命,天命不可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