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7有點迷茫的戶部尚書阮瑀(1 / 1)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是192年的1月15了。

高博建立大晉王朝,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

冬季本來就沒什麼政務,這兩個月的時間,剛好讓大晉王朝的朝臣。熟悉了各職能部門的管轄範圍和工作流程,現在朝堂基本上已經走上了正軌。

現在又是一年一度的春季,朝廷又要開始準備春耕事宜了。

作為戶部尚書的阮瑀,表示壓力很大。因為以前他隻需要負責益州一地的春耕計劃,今年他卻要因地製宜,負責製定大晉治下所有州郡的春耕計劃。

益州因為被高博經營多年,有一套成熟的體係。阮瑀在益州,隻需要按照以往的流程去執行即可。

今年可不一樣,今年他不僅要負責司隸地區,還有並州、雍涼二州等偌大的地盤。

接到高博讓他負責大進治下所有春耕的命令後,他在早朝結束之後,當即就到禦書房找到高博。

言:他也是剛剛熟悉戶部的運轉,這立馬就接到了一個關乎國運的任務,他表示壓力很大呀。

而在禦書房中,高博看著滿腹委屈的戶部尚書阮瑀。一臉親切的拍著他肩膀,對他說:這是對他的考驗,讓他好好把握,向天下人證明,他是能有能力的。向當朝的同僚證明,他不是關係戶。

沒錯,阮瑀雖然身為大晉王朝的戶部尚書,相當於漢朝九卿的存在。但是在外界一直有傳言,他是靠著老師的關係,在爬到這個位置上,跟他能力沒多大關係。

就這樣,本來是找高博訴苦的阮瑀,在高博的忽悠下,完全忘記了自己來禦書房的目的。拍著胸脯,莫名其妙的像高博保證,自己一定讓今年的春耕順利進行。

等他躊躇滿誌的走出禦書房,走出皇宮之後,才反應過來。他怎麼就在高博麵前誇下那麼大的海口,接下來這麼大的個任務呢

不由自主的給了自己一個耳光,心中懊惱不已的同時,又對馬車外的車夫吩咐,轉道去國丈府。

來到國丈府,阮瑀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這才上前叩門。對著開門的管家說要拜見老師。

管家讓他在門外稍等,然後他就進去通報去了。沒過一會兒,管家回來把他領到客廳,見到了他的老師蔡邕。

“哈哈,元瑜今日怎麼有空來看我這個糟老頭子?”看到自己的弟子來看自己,蔡邕顯得很是高興,對著阮瑀哈哈笑道。

“恩師,弟子調入長安不久,一直忙著熟悉朝廷的新製度。數月未來拜見恩師,望恩師勿怪。”阮瑀對蔡邕行禮道。

“看你滿麵愁容的樣子,是有什麼心事嗎?”蔡邕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說道。

“嘿嘿,被恩師看出來了!”阮瑀尷尬的說道。

“廢話,老子又不瞎,教了你那麼久,對你還是比較了解。你都快把我有心事寫在臉上了,老夫又怎會看不見?”蔡邕翻了一個白眼嗬斥道。

聽到恩師熟悉的嗬斥聲,一股暖流從阮瑀心間劃過,感受到了老師對自己的關心。

阮瑀又是一笑,雙手抱拳對蔡邕拍著馬屁說道:“學生這點微末伎倆,還是瞞不過恩師的法眼啊!”

蔡邕又翻了一個白眼沒有說話,隻是端起手邊的茶杯,又喝了一口。

自從高博過繼了一個兒子,給蔡邕延續蔡家香火之後。蔡邕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了很多,沒有曆史上那麼固執了。

阮瑀也不再藏著掖著,直接道明來意,對蔡邕說道:“這不都到了一月份了嘛,陛下在早朝上讓我準備春耕計劃。

一時接到這麼大的任務,學生不知從何著手。怕把事情辦砸了,有付陛下重托。這不就到恩師這裏來,請恩師指點來了嘛!”

聽到阮瑀的問題之後,蔡邕是恨鐵不成鋼的說道:“你呀,還真是當局者迷。益州本就被陛下開發到了極致,你一切照舊即可。

至於並州和雍涼二州,因為安置了大量的留名,所以陛下對這三個州並無過多的要求。你隻需要注意司隸一帶就好了。”

聽到蔡邕的話,讓阮瑀恍然大悟。剛要起身對恩師表達感謝。可隨後他又想到自己禦書房中,拍著胸脯向高博保證,今年秋收的產量要超過去年。想到這裏,他又遲疑的向蔡邕說出了這一情況。

蔡邕重重的放下手中的茶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對阮瑀說道:“你活那麼久,活到狗身上去了,難道你就不知道隨機應變?

我問你,距離春耕還有多久?”

“現在才一月中旬,距離今年的春耕最少還有一個月時間。”阮瑀低著頭小聲的回答道。

“陛下,讓你早做準備。你就不能下達命令?讓各地官員組織百姓開墾荒地,等今年秋收之後,隻要沒有天災,收獲自然比去年更多。”

聽到這裏,阮瑀再次恍然大悟,急忙對蔡邕拜謝道:“多謝恩師指點,弟子明白了。”

“明白了就趕緊滾去準備,老子看著你就來氣。”

“嗬嗬,那恩師你慢飲,弟子這就滾去準備。”

“快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