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自己的好友已經把阮瑀給引了進去,一路上兩人還有說有笑的相互恭維。韓浩是全程黑著臉,跟在他們兩人身後進入了民生研究院的客廳。
來到客廳,侍從早已準備好茶水。棗祗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然後說道:“民生院比較簡陋,如若招待不周,還請大人見諒!”
“不妨事,不妨事!”阮瑀這次了是到民生研究院來取經的,姿態放的很低。
“你到底來研究院幹啥?有話快說,有屁快放。我們還有一大堆事務要忙,沒空陪你磨唧!”韓浩沒好氣的說道。
韓浩確實不怎麼待見阮瑀。因為大晉王朝在分封文武的時候,他以為戶部尚書一職應該在他和田豐之間產生。怎麼也沒想到會被阮瑀給摘了桃子。
韓浩跟田豐接觸過,被他的才學所深深的折服。再加上田豐性格直率、剛正不阿,他成了吏部尚書,掌管文職官吏的任免和考核,韓浩是心服口服的,
但是這阮瑀是個什麼玩意兒?文章寫得好,不代表能把地方治理好。仗著自己是國丈的弟子,皇後娘娘的師兄,這才爬到戶部上書的位置上的嘛。
哪像自己,剛投招賢館就受到了高博的重用。在司隸地區安置了數十萬流民,開墾上萬頃土地。
按照功績來算,田豐做了吏部尚書。那麼戶部尚書就應該輪到自己才對,而不是這個關係戶阮瑀。
韓浩文能治理一方,武能上馬征戰。說得上是文武雙全,但文和武都不是當世頂尖的水平。治理地方,最多一郡之地,領兵的軍限最多也就一萬兵馬左右。
當初韓浩和棗祗竭盡所能,安置了數十萬流民,在司隸地區開墾荒地,為去年的秋收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所以對韓浩這種實打實用功績說話的能臣,看阮瑀這種關係戶是相當不順眼,對他自然沒什麼好臉色。
而阮瑀的臉皮也慢慢的練了出來,對韓浩話裏話外的暗諷視而不見。鄭重其事地起身對兩人抱拳行了個禮,然後說道:“這次某冒昧來研究院,是真心實意的向兩位請教今年的春耕計劃。
我知道兩位去年安置了數十萬流民,負責屯田之策,比我更有這方麵的經驗,還請二位不吝賜教。”
麵對態度真誠的阮瑀,韓浩和棗祗兩人對視一眼。看樣子阮瑀是真的來請教自己兩人,並不是開玩笑。
韓浩剛剛還暗諷了他,這個時候也隻能把頭轉向一邊,不好意思去看他。而棗祗卻沒有那麼多顧忌,快步上前扶住他的手臂說道:“哎呀,尚書大人太看得起我們倆人了,大人有何問題,但問無妨,我們兄弟二人定當知無不言。”
“那我也就不矯情了,想必二位也應該知道陛下在今日早朝的時候,陛下讓我把今年的春耕計劃製定出來。某對這方麵是真沒什麼經驗,這不來請教二位來了嘛!”
“我到是什麼事呢?原來就這呀!”棗祗笑道。
“還請棗兄明言!”阮瑀恭敬的說道。
棗祗微微一笑,然後分析道:“陛下治下有五個州,其中土地最肥沃的當屬益州。但益州多山,可耕種的地麵積有限,數年前又安置了上百萬流民,可開墾的荒地幾乎都已經開墾出來了。所以,益州照舊即可。
司隸地區雖然土地肥沃,但人口眾多,也已經開墾到了極限。跟益州一樣,按照去年的標準執行即可。
並州經過法真大人的治理,基本以傾於穩定。大人可下令各郡縣組織百姓,適當開墾農田。
雍涼二州土地貧瘠,而且漢胡雜居,情況比較複雜。還請大人恕在下資曆淺薄,無法給出什麼建議。如果大人想知道這二州的情況,可去拜訪一下田豐和沮授兩位大人。”
“多謝兩位指點,等忙完春耕之後,定請二位到天香樓,來個一醉方休。”阮瑀再次雙手抱拳,對著兩人鄭重的說道。
“哈哈,那就祝大人馬到功成!”
“院院院院長!我……改良了一下皇莊裏麵的翻車,可可可把低處的水,引引引往高處。”
眾人轉頭看去,見一個皮膚黝黑,身材比較壯實的少年,結結巴巴的說道。
“什麼?德衡你真的改良成功了?”棗祗快步上前抓著少年的肩膀,激動地問道。
“嗯…嗯!”
“那還等什麼?樣品在哪裏?快帶我們去試驗一番。”
“跟跟跟我來!”
少年說完,轉頭往研究院外走去。而客廳中的三人也緊緊的跟在他的身後,出了研究院,往長安城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