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看著評論差點沒笑破肚皮,這是真狠,互相揭傷疤,不過戰神確實不行,無怪乎趙匡胤能拿他來懟朱棣。
明朝三代積蓄,朱元璋的被他好孫子霍霍光了,但永樂、洪熙、宣德三朝還是積攢了不少家底的,可惜被他一戰全毀了。
也是因此勳貴武將一派全麵落後文臣,導致明朝後麵皇帝隻能跟文臣搶權力,一代不如一代。
至於宋徽宗、宋欽宗,這倆是真憨!一個被嚇得丟了皇位就跑,一個憨憨的跑去議和,割了太原在內的三城不說,金兵在來的時候居然聽一個神棍忽悠,搞什麼六丁神兵,結果就被俘了。
【靖康二年五月,隨著“靖康之變”徽欽二帝被俘,宋廷無主,康王趙構隨即在應天府即位,是為宋高宗】
淮右布衣:這貨還是少提,好歹也算個開國皇帝,最後混成啥了!
永樂@趙構:搜山檢海,上表稱臣,也虧得這投影去不了後世,不然趙匡胤的盤龍棍你一定會領教。
趙匡胤@永樂:何為搜山檢海,他又向誰上表稱臣了?
永樂@趙匡胤:自己看吧,注意別氣死,多叫幾個太醫候著。
趙匡胤:……
這麼嚴重的嗎?他有點慌了,別告訴他趙構這家夥比趙佶、趙桓爺倆還不靠譜。
【趙構登基後雖然起用了主戰派大臣李綱為相,但仍對投降派黃潛善、汪伯彥等頗為器重,采納了黃潛善避戰南遷的政策,準備南巡,時年二十五歲的嶽飛聽到這個消息,不顧官卑職低,向趙構上書數千言勸諫。
可惜,一片丹心隻換了“小臣越職,非所以宜言”八字評語,並且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
徐天德:要我說嶽帥這個時候就不該繼續投軍了,不然哪有後麵那些個憋屈事。
【嶽飛經此一事並未放棄,八月渡河北上,前往抗金前線大名府,由趙九齡推薦會見了當時“聲滿河朔”的張所,這是他第四次投軍,也是他第一次遇上伯樂。
由於他非凡的見識、高超的武藝,張所決定破格提拔他,先任修武郎,後來又升為統領、統製,隸屬於名將王彥麾下(注:這位不是奸臣,隻是跟嶽飛不和,也是抗金名將)
然而趙構、黃潛善、汪伯彥為了向金人乞和,先是將李綱罷相,又是將張所貶謫發配嶺南,導致張所死在貶途(注:自廢武功啥的,趙構表示這技能我早就點滿了)】
徐天德:這注解我服了,自廢武功,確實如此啊!
大明晉王:我比較好奇王彥後世難道被傳成了奸臣。
王彥:……
心累了,一輩子抗金換了個罵名?
【王彥駐軍新鄉石門山,因為顧慮金軍集結,謹慎出戰,卻叫當時年少氣盛的嶽飛責備膽怯,嶽飛擅自出戰,率部攻占了新鄉縣。俘虜金軍千戶一名,擊敗萬戶一名,讓金軍誤以為王彥、嶽飛是宋軍主力,抽調各路人馬,準備和宋軍決戰。
王彥、嶽飛當時僅有七千兵馬,被金軍圍困不是對手,隻能突圍,結果兩軍在突圍中潰散,嶽飛突圍後又在侯兆川遭遇金兵,他率部死戰,負傷十餘處方才成功退敵。
後來轉戰太行山區,嶽飛聽聞王彥組建了“八字軍”親自登門謝罪,但王彥不願收留(想想也是,一個上司被下屬罵了一頓,還能收留的自古有幾個)】
盡忠報國:……
年少氣盛幹的事兒,現在想想確實讓他有些尷尬,好在王彥雖然跟他不和,但卻也沒幹坑害他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