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最後,是洪武四大案之藍玉案!
藍玉:“……”
若要論藍玉案的爆發原因,那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太子朱標之死。
洪武二十五年,在這一年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即奉命視察陝西的太子朱標,回京不久,便因風寒病逝,終年37歲。
朱元璋一直把他當王朝接班人培養,不僅自己悉心教導,更是讓宋濂等名儒為他教授經學,徐達、常遇春等開國功臣盡入其東宮,37年中從未考慮過換人。
朱標二十二歲時,朱元璋見他年紀已長,下令今後一切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有意讓太子: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WwWx520xs.com
朱標跟他爹朱元璋不同,朱元璋脾氣火爆,朱標卻是溫文爾雅,一派翩翩君子風度,他聰慧、忠厚卻不懦弱。
朱元璋大肆殺戮時,他敢直言進諫而不畏懼,跟影視中那唯唯諾諾的樣子可以說是兩個極端。
而有朱元璋做反向對比,朝中文武百官自然是要更喜歡朱標多一些,包括他那些個藩王兄弟,也是敬愛朱標多過朱元璋。
但就這麼個在朝中、軍中、藩王中威望極高的人,37歲英年早逝,一下子打亂了朱元璋的所有謀算。
如果說馬皇後的死對朱元璋而言是沉重打擊,那麼朱標的死就直接讓他絕望了,白發人送黑發人,人世大悲。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標病逝,(不是嚇死的)看著身軀逐漸僵硬的朱標,朱元璋心態徹底失衡,痛哭流涕。
他老了,年近七十,而皇長孫朱允炆尚屬年幼,他已經沒有那個精力再去為朱允炆挑選、培養班底了。
因此,在他死前,他必須為朱允炆清理掉所有障礙,比如曾經屬於太子朱標的東宮班底,以及那些尚在人世,但能力很強的勳臣宿將。
而藍玉,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他的罪行一直都在朱元璋手裏捏著,比如炮轟喜峰口、侮辱北元皇妃,驕橫跋扈、目無法紀等等。
隻是此前朱標尚在,作為朱元璋特意給朱標留的大將,藍玉隻要不是傻了吧唧的起兵造反,基本不會被殺。
可現在,朱標死了,藍玉自然也沒了留著的必要,說白了,朱標一死,藍玉必死!
當然,為了不留下太惡劣的影響,朱元璋還是讓人“認真”的找了些藍玉的罪證的,總結有兩條,一是藍玉嫌自己官小,曾公然說:我不堪太師耶?我難道不能做太師嗎?
第二是藍玉曾經給朱元璋上奏過幾件事,但朱元璋壓根兒沒聽他的,於是他認為:上疑我矣!皇上懷疑我了!
隻此兩條,唯此兩條,一代名將慘死。
洪武二十六年,太子朱標病逝僅數月後,錦衣衛指揮蔣瓛(huan)告發藍玉謀反。
下獄審訊後,供詞稱藍玉同景川侯曹震、鶴壽侯張翼、舳艫侯朱壽、定遠侯王弼、東筦伯何榮、吏部尚書詹徽、戶部侍郎傅友文等謀反。
打算趁朱元璋藉田時發動叛亂,朱元璋於是下令將藍玉等人族誅,並株連蔓引,自公侯伯爵株連到文武官員。
朱元璋還下詔布告天下,編纂《逆臣錄》一書,列名《逆臣錄》的,有一位公爵、十三位侯爵、兩位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