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九卿製和郡縣製實施的同時,嬴政繼續執行自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強君主專製,削弱舊貴族勢力,提拔由軍功上升起來的新貴族勢力。

至於土地所有製,公元前216年,嬴政下令讓全國農民自報占有田地的實際數額,以便征收賦稅。

眾所周知的是,秦國經由商鞅變法,施行了授田製,農民的土地雖然名義上是國家所有,交給私人耕種。

但實際上,百姓和官員是可以自由買賣土地的,而農民耕種主要就是靠老天爺賞飯吃。

一旦遇上災荒,隻能是賣掉土地,化身官僚地主的佃戶,更慘一些的,遇上災荒就隻能賣兒賣女,易子而食。

於是,貧者越貧,富者越富,土地兼並從無休止,待兼並到達一個頂點時,起義爆發,打碎一切。

成功者重新分配利益,之後,新一輪的土地兼並再次開始,隻待下一次輪回,帝製兩千年,土地的問題從未得到解決。

倒不是兩千年中無人看到這個問題,根本原因隻在於,人性貪婪,所以魏晉世家崛起,那是獨屬於世家的天堂。

無人擁有打碎舊天地,掃除過往積弊的勇氣,因而,王朝從無三百載國運,就是所謂的四百年大漢,也東西兩漢呢!

眾人:……

一眾人直撮花牙子,這問題……無解,無論是秦皇漢武,還是唐宗宋祖,這些站在權勢巔峰的人,本身就有一個巨大的利益集團,讓他們打破土地兼並,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白手起家的朱元璋,當淮西二十四將、巢湖水師這些利益體加入後也沒了這個可能,因為打到最後,兼並最多的恰恰就是這個集體。

他們最多隻能抑製兼並,而不能根除,畢竟這世上,真正大公無私的人……太少!

話題繼續,接下來是個人以為政哥功績最大的一些政策,即統一度量衡、統一幣製、修馳道、鑿靈渠、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WwWx520xs.com

首先是統一度量衡,戰國時,七雄並立,各國的度量衡都不一致,這國的多,那國的少,對社會發展很是不利。

秦朝建立後,嬴政以秦國的度、量、衡為標準,淘汰那些與此不合的製度,天下隻有也隻能是秦製。

秦廷在原商鞅頒布的標準器物上加刻詔書銘文,或是另行製作相同的標準器物刻上銘文,發到全國使用。

與標準器物不同的度、量、衡一律禁止使用,比如在田製上,秦朝規定6步為尺,240步為一畝,這一製度一直沿用千年而不變。

其次,統一幣製!秦朝一統天下後,規定貨幣分金和銅兩種,黃金稱為上幣,以鎰為單位,秦製20兩為鎰。

銅錢稱為下幣,統一為圓形方孔,以半兩為單位,俗稱秦半兩,金幣主要供給皇帝賞賜使用,銅幣是主要的流通貨幣。

嬴政采取兩種統一貨幣的主要途徑,一是由國家統一鑄幣,嚴懲私人鑄幣,將鑄幣權掌握在國家手中。

二是統一通行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不得再充當貨幣。

第三,修馳道!從公元前222年開始,嬴政開始大幅修築以鹹陽為中心,向四麵八方延伸出去的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