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接前文!

公元1552年,盧鏜下獄第四年,倭亂從沿海地區蔓延到兩廣、浙江等省腹心地帶,朝廷上下抗倭呼聲逐漸高漲。

同年七月,朝廷不得已任命僉都禦史王忬提督軍務,巡視浙江、福州、興化、漳州、泉州四府。

王忬巡視浙江海防時,聽說盧鏜通曉兵法、智勇雙全,是個難得的將才,便向朝廷奏請赦免盧鏜的罪責,雖然,事實上也沒啥罪。

隨即,王忬委任盧鏜為都指揮,這個地方最高軍事長官一職,讓盧鏜統率地方武裝,征剿倭寇。

盧鏜呢,也不負所望,率軍四處出擊,追打、重創、殲滅多股倭寇。

公元1553年,大海盜汪直勾結諸路倭寇,戰船連綿數百艘,大舉進擾浙江沿海各府縣。

盧鏜奉命和俞大猷、湯克寬等人,分兵追擊倭寇於舟山、太倉、南彙、吳淞、江陰、嘉定、海鹽、海寧、乍浦等地,盧鏜布陣斬殺倭寇首領蕭顯。

但令人無語的是,此後乍浦一戰,千戶高才私通倭寇,引賊入城,折損了都指揮僉事周應禎、崇明知縣唐一岑。

加上兵力懸殊,戰敗失利的緣故,盧鏜再次遭到禦史趙炳然彈劾,再次被革職,朝廷責令盧鏜在軍中戴罪立功。

朱元璋:這與俞大猷何其相像!

李世民:這運氣,隻能說不愧是戰友。

戚繼光:別看我,我跟他倆不熟。

俞大猷:那確實,我那夫人可不勇武。

盧鏜:加一,請夫人閱兵這話,換我是說不出來的。

戚繼光:……

李淵:怕夫人啊,這倒適合跟姨父為友。

楊堅:李淵,你小子什麼意思?

李淵:朕說得還不夠明顯嗎?

楊堅:……

公元1554年,這一年,兵部尚書張經張大人總督江南軍務,擢升盧鏜為參將,負責駐守浙東海濱諸府、縣。

此時,汪直逃到倭國薩摩州鬆浦津,自稱徽王,封徐海、葉宗滿為將領,陳東、謝和為謀士,建造巨艦,繼續派部下和倭寇一起侵擾沿海。

知道這消息後,王忬在長塗、沈家門一線設防,嚴陣以待。

同年三月,汪直遣部下入侵浙江,在普陀山附近海麵與明軍發生激戰後,棄船登上普陀山。

參將俞大猷率兵追擊,倭寇據險固守茶山十餘天後,大批倭寇援軍抵達,上下夾擊明軍,將領黎俊民等人先後戰死。

聞報後,盧鏜率部飛馳增援,倭寇從海上逃竄,被盧鏜率軍包抄阻擊,殲滅敵寇二百餘名。

公元1555年二月,王江涇一戰爆發,盧鏜受命率軍逼迫倭寇進入王江涇地域,防止他們向杭州方向竄犯。

不久,盧鏜進兵至石塘灣,設伏待敵,倭寇四千多人從柘林出發,避開明軍防線,分路襲擾李塔彙、張莊、小昆山,後自茆湖北上,欲攻蘇州。

明軍與倭寇戰於陸涇壩,倭寇不敵,收兵南下,突襲嘉興,進入盧鏜的伏擊地域,呐,他們自己跳進去的,怨不得別人吧?

盧鏜督率狼兵、明軍發起攻擊,按照原定計劃想要將倭寇逼向王江涇一帶,銜尾追殺,窮追不舍。

同年五月,張經遣盧鏜和俞大猷督率永順援軍分進合擊,大敗倭寇於王江涇,斬首一千九百餘級。

八月,海盜林碧川出沒於台州外海,盧鏜遣都指揮王沛在大陳山海灘大敗林碧川,賊兵棄船登山頑抗,被明軍毀掉船隻。

隨後,盧鏜督師會剿海盜,於石牆墩痛擊倭寇,斬首二百餘,生擒林碧川等賊首,其餘倭寇盡被誅殺。

不久,倭寇再次糾集隊伍掠奪浙東沿海各縣,這一次,盧鏜再次率軍進剿,可惜,兵敗失利,盧鏜叒一次被奪職,讓他戴罪立功。

幾次了?三次了誒!就很頻繁,話說就是俞大猷也沒這麼……這麼……好吧,難兄難弟,誰也別笑話誰。

公元1556年,兵部右侍郎兼總督江浙軍務大臣胡宗憲,舉薦盧鏜為協守江浙副總兵。

同年三月,盧鏜和定海知縣宋繼祖合力進剿盤踞在謝浦的倭寇巢穴,盧鏜招募鄉勇擴充兵力,在海上用火槍、火箭射擊、燒毀倭船。

在陸地上利用大青嶴、陳夾嶴這些隱蔽的山嶴伏兵,以放火為號令,海陸同時發起進攻。(嶴,福建、浙江一些地區方言,指山間平地)

與此同時,盧鏜設法召來百姓千餘人,在明軍向倭寇進攻時呐喊助威,然後,倭寇懵逼了,搞不清有多少明軍。

嚇破膽的倭寇,趁著夜色從謝浦逃到吳家山,盧鏜指揮張四維率領麻陽兵突襲吳家山倭寇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