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年8月,漢明帝劉莊去世,時年19歲的太子劉炟即皇帝位,是為漢章帝。

章帝,能在大一統王朝裏拿到這個諡號的,隻能說……都是牛人!

畢竟大一統王朝內,拿到章帝諡號的也不過三個人,分別是漢章帝劉炟、明章帝朱瞻基、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

前兩個有明章之治、仁宣之治打底,硬黑都沒啥黑點,後麵一個攜滿清入主中原,對清朝的貢獻很大。

閑話止於此!

劉炟,東漢第三位皇帝,光武帝劉秀之孫,明帝劉莊之子,生於公元56年,母為賈貴人。

公元60年,5歲的劉炟被立為皇太子,年少寬容、愛好儒術,深受明帝劉莊器重。

這能理解,一張一弛嘛,明帝自個兒對臣下嚴厲得很,脾氣也暴躁,對於繼承人明顯更喜歡溫和一點的。

顯然,劉炟沒有辜負劉莊的厚望,一派君子風,深得朝堂百官之心,在明帝駕崩後順利繼位,延續治世。

公元75年,劉炟即位,尊嫡母馬皇後為太後,十一月,詔征西將軍耿秉駐紮酒泉,防備北匈奴,同時,與匈奴爭奪西域。

同年,派酒泉太守段彭率兵援救戊己校尉耿恭,十三將士歸玉門什麼的,就在這個時候。

話說,也不知道劉炟是不是天生倒黴,剛剛繼位不久,就爆發了大瘟疫。

繼位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6年,兗、豫、徐三州又發生嚴重的旱災,赤地千裏,饑民遍野,漢章帝下詔免除三州田租,開倉賑濟災民。

這邊旱災造成的饑民還沒賑濟完,山陽、東平又發生地震……漢章帝不得不下罪己詔自省。

地震之後,章帝繼續倒黴,二月,武陵蠻族叛亂,九月,雲南地區永昌哀牢夷叛亂,十月,武陵蠻叛亂被平定,十一月,阜陵王劉延謀反。

事實證明,倒黴這種事情,是真的會有持續性的!

當然,這些事也讓劉炟立下不少政績,文臣武將,文的去賑災、救民,武的去平叛、立功,倒是都能找到事做!

萬萬沒想到的是,公元77年六月,燒當地區的羌族也反了,漢章帝派金城太守郝崇去征討,不幸兵敗,導致羌族大軍兵進漢陽。

莫得法,同年八月,漢章帝又派馬防暫代車騎將軍一職,討伐羌族,也是同年,永昌、越巂、益州三郡之兵討伐雲南哀牢,平定了叛亂。

公元78年四月,馬防在臨洮一戰擊破羌族,大勝回朝,於是,同年十二月,朝廷正式冊封馬防為車騎將軍。

同時,西域地區再起紛亂,焉耆、龜茲、車師聯合北匈奴,攻打東漢的軍鎮駐地,戰事頗為吃緊。

劉炟召群臣商議對策,眾人皆欲暫緩,隻有司徒鮑顯力主增援,劉炟采納了鮑顯的意見,派兵西進,解救邊關危機。

但對於是否繼續經營西域,劉炟有些舉棋不定,經過爭論,劉炟最終選擇放棄西域,詔令滯留西域的漢朝官員回國。

彼時班超住在疏勒國,接到撤退的詔書後,立刻收拾行裝,備好馬匹,準備返回,然後……迷惑事件發生。

疏勒百姓舍不得班超離開,疏勒國都尉更是直接抽出長刀,滿麵淚流,仰天長歎一聲:漢使棄我而去,我國必為匈奴所滅,與其翌日死亡,不如現今魂隨漢使,送其爾歸!”說罷,引刀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