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李純,原名李淳,唐朝第十二任皇帝,順宗李誦長子,生於公元778年。

幼年時,德宗李適將他抱在懷中,笑問:你是誰家孩子?為何坐在我懷中?

李純用稚嫩的童音一本正經的答道:我是第三天子!

皇帝的孫子,太子的長子,理論上確實是第三天子,小鐵答得沒毛病!

公元805年,朝堂波雲詭譎,風起雲湧,德宗病逝,順宗病重,改革派與宦官、藩鎮互相傾軋。

此刻,年輕的李純默默潛伏,積蓄著屬於自己的力量。

同樣是這一年,他被宦官推上儲位,且很快即位稱帝,他那病重的父皇宣布退位。

看著這個幾經戰亂,千瘡百孔的王朝,李純躊躇滿誌,這是我的帝國,我將重現太宗盛世,我的聲名也將流芳千古。

我是第三天子,我時刻記得我的使命,帶著我的王朝,沿著正軌走下去!

我的使命是什麼呢?削藩!沒錯,這個王朝有且隻能有一個聲音,那是皇權,藩鎮?那是什麼東西?

削藩?四方藩鎮節度使一臉不屑,代宗、德宗終其一生都沒做到的事,你李純憑什麼覺得自己可以?

仿佛是刻意挑釁,就在李純即位不久,西川節度使韋皋便病逝任上,其心腹劉辟沒有奏請朝廷就直接自立為留後。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皇權,擺明了無視朝廷權威。

李純忍了,因為他剛登基,立足未穩,他選擇了安撫,任劉辟為西川節度副使,代為行使節度使的權力。

李純的退讓使得劉辟更為猖狂,他覺得,這新皇帝不過是個黃毛小子,不足為慮。

很快,劉辟得寸進尺,公然上書要求兼任西川、東川、山南西道三鎮節度使,擴大領地。

貪心不足,饕餮之口,今日索一城,明日取一郡,大唐有多少土地能填補藩鎮的貪心?

李純出奇的憤怒了,並對劉辟勇敢的說了四個字——去你大爺!

這次輪到劉辟憤怒了,他覺得李純不識抬舉,劉某為國戍邊,索要區區三鎮有何不可?敬你才尊你一聲天子,若不敬,自立為王又如何?

公元806年正月,西川節度副使劉辟公然出兵攻打東川,悍然圍困東川節度使李康。

石破天驚,朝野矚目,此刻,天下人都在看著李純,是繼續退讓,任由藩鎮淩駕皇權之上,還是鐵血鎮壓,道一聲,皇權不可輕!Μ.δdl℃ΗxWΖ.Com

是像德宗一樣碰個頭破血流,還是掃清藩鎮,中興大唐?

李純迅速給出了答案,鎮壓,用劉辟的頭顱給天下藩鎮敲響警鍾,天子,把控陰陽、生殺予奪,無人能犯!

同月,李純令左神策行營節度使高崇文、神策京西行營兵馬使李元奕、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共同出兵討伐劉辟。

曆時九個月,西川叛亂被朝廷鎮壓,劉辟本人喜提滿門抄斬大禮包,為李純送上開門紅——血紅的紅!

西川叛亂的平定讓李純信心倍增,同時也是李純在向天下傳遞的一個信號:朕為天子,朕給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你敢伸爪子,朕就敢剁!

這個信號一出,四方藩鎮震恐,紛紛請求入朝,當然,也有不信邪的,比如鎮海節度使李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