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允文死了!

趙昚傻眼了,不是,你怎麼能死呢?你死了誰還能幫我?

趙昚很氣憤,甚至於因此遷怒於虞允文,直到看到虞允文治川的成果,好吧,虞允文沒騙自己,他真的一直在努力。

但關鍵在於,在趙昚心中,最重要的是虞允文這個人,而不是這些物資,要搞建設,兩宋這麼多文人,這麼多士子,大浪淘沙,總能淘到幾個人才。

但能帶兵打仗的……除了虞允文,趙昚實在是找不到別人了。

你說李顯忠?人60多了,眼看著也快沒了,再說要沒人跟他打配合,李顯忠也成不了北伐大業啊。

趙昚心累了,去他大爺的北伐,爺不幹了,愛誰誰!

1174年,趙昚改元淳熙,將精力主要放在了內政上,同時一改此前頻繁撤換宰相的行為,長年任用王淮為相。

打擊貪腐,澄清吏治,嚴格官吏選拔,賑濟流民……沒錯,這個時候天下流民遍地。

部分是因為長期戰亂,部分是因為天災以及重稅。

趙昚治的就是這個,從繼位之初開始,就在著手解決流民問題,免稅,抑製兼並……好吧,這個沒有!

嚴格官吏選拔,層層串連,治的就是流民。。

經過趙昚的一番治理後,百姓雖然算不上多幸福,至少,能活得起了,不至於哪天一覺睡下去就再也起不來。

這短暫的太平世道史稱乾淳之治!

畢竟,你要說什麼乾淳中興啥的……北伐也沒成功啊,領土也沒擴張啊,咋喊中興?

同時的同時,趙昚自己非常節儉……也要求別人節儉。

有句詩叫: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話說南宋朝廷建立後,這些士紳地主並沒有因為北邊領土丟失,皇室讓人打包而感到任何恥辱。

他們依舊熱愛生活,喜歡歌舞,喜歡奢華,喜歡紙醉金迷的生活,甚至還喜歡鬥富。

誰誰誰房子比誰的好看,誰的收藏品比誰的珍貴,他們津津樂道,至於誰徽宗皇帝過得怎麼樣,欽宗皇帝過得怎麼樣?

士紳:跟我有啥關係?皇帝換了,我就不吃肉了?

趙昚:不行,血壓蹭一下上來了。

趙昚下詔大力禁止鋪張浪費,士紳鬥富。

同時,從自身做起,太上皇趙構喜歡歌舞,養了幾百個樂工?裁了裁了,國事艱難,大宋都讓欺負成小宋了,還聽什麼歌?配嗎?

皇宮膳食除了專門機構負責外居然還要臨安府進奉,每個月費錢兩萬貫?裁了裁了,這麼多好東西吃得完嗎?國事艱難,怎麼吃得下的?

誕辰要搞慶祝活動?裁了裁了,過什麼誕辰,國事如此……這個好像說太多,好的,改一下,太費錢了,以後不辦了。

祭祀祖宗,每年一次,一次耗錢百萬?裁了裁了,祖宗還在敵國境內呆著呢,祭祀個鬼,以後少辦。

總之就是各種裁裁裁,沒辦法,太窮了,龐大的軍費開支,每年的歲幣開支,官員俸祿、宗室……好吧,這個沒了。

總之,財政窟窿很大,趙九妹隻管挖坑不管填,那就隻能趙昚來了。

為了賺錢,趙昚一邊裁撤各種不必要的機構,一邊大力印發紙幣,一邊還售賣著官田。

沒錯,就是官田,皇家自己的土地,因為全是官員在管理,所以什麼中飽私囊啊,什麼入不敷出啊,什麼不會發展啊,這些毛病通通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