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個皇帝能怕老婆到什麼地步?

李淵@楊堅:咦,這個問題……姨父怎麼看?

楊堅@李淵:……朕坐著看,你小子有病吧?一天不懟朕你就渾身難受?

嬴政:哈哈哈……老楊,給他懟回去。

劉邦:對對對,這種人就不能慣著,你越退他越興奮。

李淵@劉邦:你夠了啊,什麼叫越退越興奮,你這形容合適嗎?

劉邦:嘿嘿嘿!

且說宋孝宗趙昚年老後,對於政務那是越來越沒有心思處理了,恰逢趙構趙九妹嗝屁,於是,趙昚趁機禪位太子,這便是宋光宗,趙惇。

趙惇,生於1147年,為宋孝宗第三子,母為成穆皇後郭氏。

1162年,宋孝宗得到趙九妹禪位後,封其為恭王。

本來,趙惇作為第三子,皇位基本與他無緣,好一點也就是個親王爵位,富貴終老,偏偏他大哥早亡,二哥又不得老爹喜歡,於是,他中獎了。

趙昚覺得趙惇非常像自己,英果類我!說趙惇長得很像自己,“才能”也很出眾,於是準備立趙惇當太子。

但當時,老大莊文太子雖然死了,但老二魏王趙愷卻還在,於是趙昚有些猶豫不決。

時間一長,大臣們坐不住了,上疏請早立太子,這次,趙昚堅定了決心,於1171年,正式立趙惇為太子。

這可能是宋孝宗一輩子幹過最後悔的事,這個兒子非但不“英果類我”,反而怕老婆怕得出奇,甚至到後來,還有點精神病,以及不孝。

問題出在哪呢?出在趙惇的老婆李鳳娘身上,這女人大概是兩宋最能鬧騰的皇後,特指發瘋這一塊。

據說,1189年,宋孝宗趙昚準備禪位的前一天晚上,他召集大臣詢問他們對於太子的看法,多數人都對太子交口稱讚,說皇太子非常好。

唯有大臣黃洽閉口不答,趙昚覺得很奇怪,於是問他為什麼不說話?

黃洽表示,兒子是好兒子,兒媳卻是一個十足的禍根,壓根不足以母儀天下。

趙昚大怒,覺得黃洽在說胡話。

黃洽也很光棍,火速辭職,臨走前還跟趙昚說:以後官家後悔時,若是想起臣今晚的話,再想見臣的時候,可就見不到了。

趙昚:有病吧?

晚年的趙昚:悔不聽黃卿之言!

李鳳娘,慶遠軍節度使李道之女,節度使是個好官職,但巔峰期卻在唐朝,至於宋朝,隨便往開封、臨安扔塊石頭,都有很大概率砸中一個節度使。

說直接點,宋朝的節度使,根本不值錢。

如此不值錢的節度使,他女兒憑什麼當皇後?答:因為人家會造勢,會忽悠。

今天說看見了鳳凰,明天說某某貴不可言,必將母儀天下。

然後,這話在道士皇甫坦的操作下,順利傳到了太上皇趙構的耳中。

趙構:還有這種事?這個孫媳婦朕預定了。

於是,在趙昚、趙惇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李鳳娘便被定下。

要不說宋朝吉祥三寶呢?裏麵每個人單獨拿出來可都是百年難遇的坑神,比如趙構,一人坑害三代人,屬實牛批。

李鳳娘入宮了,成功當上了趙惇的正妻,恭王妃。

這是個非常特別的女人,特別什麼呢?特別瘋!

強如劉娥,初入皇宮也是老老實實,乖巧得不可思議,李鳳娘則相反,三天兩頭就是一鬧,皇宮像個菜市場,整天雞飛狗跳。

李鳳娘特愛告狀,今天告恭王,嗯,現在是太子了,今天跟皇帝趙昚告太子,說趙惇的東宮臣子存在很大的失誤,具體一點就是……不聽她的瘋言瘋語。

趙昚很煩,非常煩,這個兒媳怎麼回事,有病吧?東宮大臣再怎麼樣也是朝廷命官,是自己給兒子挑的棟梁之材,要你說個四五六?

趙昚讓她滾遠點,沒事莫挨老子。

李鳳娘聽話的滾了,轉頭就去了太上皇趙構的宮殿,這次不告太子了,她改告皇帝,說皇帝趙昚不靠譜,連帶著給她老公挑的大臣也不靠譜。

最重要的是,自己去找皇帝理論,皇帝居然敢凶自己!

趙構:啊?什麼玩意?你找太上皇告皇帝,理由是皇帝給太子安排的大臣不行,以及他凶你?

【趙構:賊道士誤我!】

這特麼是天定母儀天下的人,賊道士壞滴很,朕信了你的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