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這位上台後,先廢武宗政策,後興科舉、清查田畝,製定法令。

除此外,他特別喜歡漢文化,下令翻譯了儒家經典《尚書》、李世民所著《帝範》、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書。

他非常希望皇室、蒙古、色目貴族能夠充分了解漢文化,從中吸取漢人的政治經驗,以便更好的管理國家。

當然,從後來的曆史進程看,他的想法是好的,後來人是明確做不到的,他們顯然更喜歡打架,也就是莽上去。

最後,是關於繼承人的問題……這毫無疑問是個大問題。

前文說過,因為愛育黎拔力八達發動政變有功,因此元武宗海山冊封他為皇太子,與他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

也就是海山死後皇位歸他,他死後,皇位必須傳給侄子和世㻋。

對於皇位傳襲問題,愛育黎拔力八達顯而易見的反悔了,他不想把皇位還回去,他想留給自己的兒子碩德八剌。

問題來了?皇位不傳給和世㻋,那這人怎麼安排?殺了?武宗舊臣那裏怎麼交代?不殺,給兒子埋個大雷?

思來想去,到1315年,愛育黎拔力八達決定封和世㻋為周王,將他外放雲南,當個邊疆王爺。

1316年,朝廷派兵“護送”和世㻋去雲南的途中,武宗舊臣不滿愛育黎拔力八達的安排,於是直接起兵造反。

和世㻋:我走了,走到半路我反了,怎樣?

愛育黎拔力八達:嘿嘿,等的就是你,跟我玩手段,你還嫩了點。

和世㻋造反了,和世㻋失敗了,和世㻋逃了!北逃占據金山,將造反作為長期事業,一直堅持,從未放棄。

於是,1316年12月,愛育黎拔力八達順理成章的冊封自己兒子碩德八剌為皇太子。

愛育黎拔力八達:各位看到的啊,不是我這當叔叔的不願意守約,我給他封王,讓他去雲南磨礪,走的明顯是他爹當年的路線。

作為叔叔,我還能害他嗎?那不能!是這小子迫不及待想當皇帝,於是他造反了。

朕痛心疾首啊(捂嘴笑會兒)……朕也不想的,但他造反了,為了朝野安定,朕隻能鎮壓叛亂。

朕本想著解決叛軍後,讓他回京向朕陳述實情,誰知這小子就逃了,若非做賊心虛,他為什麼逃呢?

朕悲憤,朕無奈,國本未定,朝野不寧,為此,朕隻能含淚(眼淚笑出來了)立碩德八剌為皇太子,通達天下,鹹使知聞!

朝中大臣:陛下……不容易啊,他承受得太多了!

武宗舊臣:……千年的狐狸玩什麼煽情,這皇帝壞得很。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愛育黎拔力八達完美解決了繼承人問題。(暫時性)

1320正月,愛育黎拔力八達於大都光天宮駕崩,終年35歲,廟號仁宗。

同年3月,其子孛兒隻斤.碩德八剌即皇帝位,是為元英宗……嫌不好記的也可以記為南坡帝君,畢竟在位時間太短了,還是死於臣子弑殺。

李世民……哈哈哈,神特麼南坡帝君!

朱棣:偃武修文忽必烈,不喜爭鬥元成宗,長壽帝君元武宗,叔侄相和元仁宗,南坡帝君元英宗……妙啊妙啊!

雍正@朱棣:朱老四別損了,你那一脈出場的時候你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朱棣@雍正:這樣?嘿,那俺不得趁現在多笑笑?

雍正:啊這……【驚呆!】

碩德八剌,生於1303年,,為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嫡子,從小就接受儒學教育,十分崇尚漢文化。

1316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想立他為皇太子,然後……碩德八剌馬上跑去找奶奶,表示自己還小,哥哥已經長大了,應該立他當太子,我來輔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