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顯皇帝朱翊鈞,這是個重量級選手,倒不是這人有多英明,而是在位時間最長,足足48年。

他與嘉靖帝朱厚熜兩人占據了明朝三分之一的存在時間,奈何這倆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卻不幹正事。

一個酷愛修仙長生,一個躺平擺爛不幹活,萬年老宅男,天字一號大懶蟲就是他了。

朱翊鈞,生於1563年,號禹齋,明穆宗朱載坖第三子,母為貴妃李氏,他是明朝第十三任皇帝。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朱翊鈞生於裕王府。

明穆宗朱載坖有個兒子,長子朱翊釴、次子朱翊鈴早夭,三子朱翊鈞、四子朱翊鏐(潞王)同為李氏所生。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迷信道教,忌諱有人議立儲君,所謂二龍不相見,敢議儲的大臣都得死。

也因此,關於朱翊鈞的誕生,沒人敢報告朱厚熜,連名字都不敢起……

影視劇中關於年老的朱厚熜教導年幼的朱翊鈞這事就很扯淡,別說教導,朱翊鈞這個名字當時都沒有。

直到隆慶元年,朱載坖成為皇帝後,大臣們上奏請立太子,朱翊鈞這個名字才正式出現……

朱翊鈞小朋友就別哭了,你祖宗朱棣七歲才有名字,你這才哪到哪兒?

朱棣:……陳年舊事,提它作甚?啊~?(* ̄m ̄)

李世民:爹不疼的崽……嘖嘖嘖,真慘!

朱棣@李世民:啊對對對,俺慘,再慘俺也沒有不孝啊!總比某人玄武門殺兄滅弟,讓他爹白發人送黑發人強吧!

李世民:……你**我**你**……

朱棣:喲,太宗陛下何時學的鳥語?真不愧是你啊!๑乛v乛๑

雍正: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李世民:……

隆慶二年三月十一日,因朱翊鈞是朱載坖子嗣中最長者,故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

朱翊鈞的生母李太後身世卑微,原來隻是個宮女……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

宮女李氏母以子貴,晉升為貴妃,自然把這個兒子的教育看得比什麼都重要,教子非常嚴格。

朱翊鈞讀書稍有懈怠,李氏就把他叫到身前跪著,啥時候悔過啥時候起身。

朱翊鈞的童年過得那叫一個充實,每日五更就被他娘叫起來,緊接著就是學不完的經典,寫不完的字,背文章、寫文章,練字、偶爾還要習武……完整,太完整了!

隆慶年間是朱載坖、李氏一起監督學習,朱載坖死後朱翊鈞本以為自己能輕鬆一點,結果等來一個活爹張居正,那是真把他當兒子訓啊!

隆慶六年,朱載坖病逝,臨終前給朱翊鈞留的遺詔挺有意思,大概意思是:朕不行了,皇帝你做,一應禮儀自有該部題請而行,你要依三輔臣並司禮監輔導,進學修德,用賢使能,無事荒怠,保守帝業。

同年六月,皇太子朱翊鈞繼位為帝,內廷倚仗馮保,外朝倚重張居正,後宮還有一個親娘管著……充實的學習生活在繼續。

首輔高拱被張居正、馮保聯手弄回老家,首輔換成了張居正,張居正在搞改革,張居正裁了朱翊鈞的用度,朱翊鈞繼續在學習。

學習學習……學習個屁,萬曆十年,張居正死後,朱翊鈞徹底爆發了,這活爹死了,算舊賬的時間就到了。

要擱幾年前,朱翊鈞是絕對尊重張居正的,但漸漸長大後,朱翊鈞就受不了了。

憑啥自己隨便花點錢就說是浪費,連夜課都專門調到白天,怕自己浪費燈燭。

咋滴?合著你張居正不怕浪費,32抬的轎子,府中布置得金碧輝煌,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錦繡綾羅。

我是皇帝我就必須節儉?我是皇帝我就必須向太祖、成祖看齊,天天訓天天訓,我是皇帝不是你兒子……

朱翊鈞爆發了,長期的嚴苛教育,加上隨時的說教……叛逆期到了!

萬曆十年六月,張居正病逝,朱翊鈞開始親政。

張居正逝世後的第四天,禦史雷士幀等七名言官彈劾潘晟,朱翊鈞命潘致仕,倒張正式開始,不說朝堂,就連高拱,雖然人死了,但仇恨卻還在。

這不,趁著倒張這股風,高拱的家人把高拱生前寫的,關於張居正黑料的文章在北京大肆傳播,於是張居正的名聲持續走低。

言官們隨即把矛頭指向張居正,彈劾不斷,朱翊鈞因此下令抄家,削盡張居正宮秩,追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頒布罪狀以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