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張獻忠已成勢,山海關外僅剩寧遠,其餘城池全被清軍占據。

國內,朱由檢能倚仗的兵馬僅剩陝西孫傳庭率領的秦兵……明麵上盤踞湖廣的左良玉也能算一個。

可左良玉看到明朝敗落後,已經開開心心做了軍閥,張口隻要錢糧,閉耳不聽指揮,劫掠百姓比李自成、張獻忠還順手。

兵力捉襟見肘的朱由檢拿他沒辦法,隻能下詔安撫,至於錢糧……

朱由檢:我要有那玩意兒還能跟你左良玉妥協,想啥呢?

沒錢、沒糧、沒兵,天災還在持續,戰爭還在擴大,怎麼辦呢?等死唄,能咋辦!愛咋辦咋辦,開擺!

同年,張獻忠克武昌,建國大西,稱大西王,李自成於襄陽稱新順王。

響亮的口號也隨之出現:吃他娘,喝他娘,闖王來了不納糧!

大將隻剩孫傳庭了,孫傳庭很猛,孫傳庭非常猛,都這時候了還能持續打勝仗……皇太極也死了……哇!

擺爛,擺什麼爛?隻有對大明沒有用的人才會擺爛,起來嗨,努力,中興有望啊,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

幻夢很美好,可惜一戳就破,一個運行了兩百多年的王朝,能崩的都崩完了,哪還有中興的希望!

就是朱元璋從孝陵爬出來都得琢磨琢磨是救活死樹容易還是種棵新樹容易。

畢竟不是西晉那種早產兒,也不是北宋那種瘋癲病,那倆都屬於作死,這個屬於老了,該嗝屁了!

中興夢碎,朱由檢大呼受不了,孫傳庭也於此時兵敗汝州,戰死潼關,李自成占領西安。

可以了,很好了,孫傳庭已經足夠努力了,現在也該歇歇了!

時間來到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雄踞西安的李自成正式建國,國號大順,年號永昌,隨即揮師東征山西,直搗北京。

李自成東征,前期非常非常順利,各處官將望風而降,不費一兵一卒,這讓李自成產生了一種錯覺。

大勢已成!下一個朱元璋就是額!

同年二月,順軍克太原,興奮的大順皇帝李自成頒布了討明檄文:嗟爾明朝,氣數已盡!

陝西是我大本營,山西是我的囊中物,北京如何?朱家如何?早晚是我,不,是朕的……

於是,他迎麵撞上了寧武關,守將叫周遇吉,一個並不出名的武將,卻讓李自成碰了個頭破血流,損兵萬餘,驍將四員。

寧武關破了,周遇吉死了,但李自成的心態也崩了,都這個時候,這個地步了,還有人為了那個腐朽的明朝賣命!

我,真的還能成事嗎?

李自成陷入了懷疑,當時,雖說天下處處戰火……好吧,江南沒有,也就是說,就算江北徹底打空了,朱家也還有個完整的江南,這怎麼玩?

李自成想退了,回到西安,愉快的當自己的土皇帝,不好嗎?幹嘛要冒險?

拿下北京自己是皇帝,但回到西安自己也是皇帝,所以,努力幹嘛?

李自成給自己想好了無數借口,退後比前進更好,對,沒錯,就是這樣,我老李可真是個天才!

關鍵時刻,兩封降書的到來讓李自成瞬間改了主意,寧武關的失敗算個球,回西安當土皇帝有啥好的,要做就做天下主!

好吧,真相是兩封降書的到來讓李自成明白,北京的路已經通了,現在的北京,正等待自己光臨,不去一趟多虧啊!

此時的朱由檢在幹嘛呢?在合計家底,孫傳庭戰死讓他驚恐,周遇吉的堅守讓他驚喜,他想支持周遇吉,但是沒兵可調,於是,隻能坐視。

而此時的朝堂上,大臣們一如既往的在吵架,一天不吵渾身難受那種!

吵什麼呢?南遷?皇帝想南遷,部分大臣也想南遷,但部分大臣不願意,於是爭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