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要幹什麼?
滿朝文武都不會了。
但是有少數聰明人,已經知道皇帝要做什麼!
你們人多勢眾對吧?
那就找更多的人來跟你們對抗!
湊個二三百人嚇唬誰呢?
皇帝手指頭一勾,幾萬人來陪你們吵架!
崇禎起身走下台階,傅斯年則是緊緊護衛在側。
錢龍錫已經預料到結局,反應神速地大聲道:
“陛下,宮中防衛力量不足,若放百姓進來,難以確保安全!我朝實在經不起變故了呀!”
崇禎狠狠瞪了他一眼,心道:“啥意思?咒我?”
此時錢龍錫也意識到失言了,可是說出口已經無法收回,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
“陛下可登上城牆與百姓見麵,這樣既能傾聽民眾心聲,又能確保陛下的安全!”
崇禎心裏暗笑:“怎麼也跑不了你們的!以為躲到城牆上就不丟人了?”
錢龍錫反應也是很快,他聯想到這兩天城裏的流言,知道皇帝的意思是要借百姓之口,當眾攻訐他們。
能當上內閣大臣,沒點水平和急智怎麼行?
他在很短時間內,就想出了讓大夥登上城牆的辦法。
為什麼要這樣呢?
民眾要想攻訐某個官員,無非是有人一指:大夥兒看呐,就是那個狗官……
可是如果皇帝帶著朝臣們站在城牆上,那百姓就需要仰視眾人。
陽光映照下,以那個高度和角度,很難看清楚誰是誰。
民眾沒了清晰的目標,就隻能亂喊一氣。WwW.com
崇禎一時沒想那麼多,向身邊的傅斯年看了一眼。
傅斯年自然能懂錢龍錫的意思,給了崇禎一個自信的表情。
崇禎會意,隨即說道:“也好,眾卿隨朕一同登城吧!”
一群人互相看看,心說今天這朝會開的真新鮮。
此時的京城已經徹底蘇醒,各種早餐攤布滿街道,各行各業都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午門外,有金吾衛奉命敲響了登聞鼓。
厚重的鼓點越傳越遠,通知著百姓們,在午門這要有大事發生。
登聞鼓本來是洪武皇帝設立,為的是讓百姓有地方伸冤。
但想法是好的,落實起來就很有難度了。
多年過去,這鼓響的次數有限。
倒是成了官方通知百姓的手段,有什麼慶典,或者昭告天下的旨意,一敲鼓附近的百姓就來了。
但是今天,敲了許多遍鼓,來的人卻寥寥無幾。
稀稀拉拉地站在午門外,仰頭看著城牆上的皇帝儀仗。
韓爌不免心中慶幸:“看來皇帝到底還是年輕。千算萬算,沒算到近年來皇權衰落,天子對百姓的號召力下降了……”
正想著,卻看到錢龍錫的臉色不對。
順著他目光的方向,韓爌也往那邊看去,卻被朝陽晃了下眼睛。
眼睛雖然沒看清,可是耳朵聽見了。
遠處漸漸傳來人群的嘈雜。
他用手搭涼棚遮光,隻見從正陽門外,有成群結隊的人在往紫禁城走。
走在最前麵、方陣也最壯觀的,看樣子是一群士子。
他們一個個青衫儒巾,手裏舉著一麵麵小旗子,走幾步就要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