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手術的過程(2 / 3)

鄭佩佩的話,讓那些記者再看蘇晨的眼神,多了一絲絲吃驚和崇拜。

“好了各位,現在不是高興的時候。蘇晨醫生已經解決了手術的第一道難關,接下來,就輪到咱們了。崔主任,翟主任,麻煩你們配合我切除頸肩部位的腫瘤。楚醫生,縱膈腫瘤內的腫瘤要是用普通手術切除法的話,創傷太大很容易引起習慣性胸痛。就麻煩你使用微創介入式切除法切除了。”楊鐵龍開口說道。

“好。”

楚晨曦點點頭,轉而換了無菌手套。

為了保證最大程度的保護患者完好的身體組織,楊鐵龍切除腫瘤的時候,就像在雕琢一件精細的藝術品,手術刀盡量沿著腫瘤和完好身體組織的交界處劃過,既要將腫瘤完全切除,又要盡量確保完好組織的完整性。

這要是一刀切的不好,就有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比如破壞了血管神經。但是,假如要是切除不徹底,像這種侵襲性的腫瘤,就算留下黃豆大小的殘餘,它也會死灰複燃,在半年之內再次暴漲到如今這個體積。

由於腫瘤浸潤的麵積太大,一個醫生的體力根本就不可能支撐刀完全切除。中間換了五次人,一共花費了九個多小時,楊鐵龍他們才算是把力所能及的腫瘤切除幹淨。

“楚醫生,蘇醫生,接下來就靠你們了。”

楊鐵龍放下手術刀,一臉疲憊的說道。

“好。”

蘇晨點點頭,轉頭看向楚晨曦說道:“楚醫生,時間太久了。麻醉時間越長,對患者的傷害越大,我倆同時開始吧。”

“可以。”楚晨曦淡淡的點點頭之後,來到了手術位置。

之所以選擇讓楚晨曦對剩餘腫瘤進行微創手術切除,兩個原因。

第一,縱膈深度比較深,普通手術必然需要切開很深的身體組織,恢複起來比較困難。

第二,目前的切除工作,已經讓患者身上多了一道長度足有十公分,寬度在四公分以上的巨大創口。

假如想要用傳統手術方法將胸前縱膈內侵入的腫瘤切除,就要把這道傷口加長至五公分以上。

這種超大創麵的手術,術後並發症的危險性很大,並且很有可能會造成術後胸痛!

觀察室。

已經到了晚上十點多,多半兒記者已經疲憊不堪了。

“鄭主任,像這種高強度,耗時時間這麼長的手術,你們經常會遇到麼?”京城衛視的記者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種要分科室,比如神經科,顱內外科外科經常會遇到這種高難度的手術。”據統計,一個主治醫生,三天左右就會碰到一台手術時長超過四個小時的手術。每七天就會碰到手術時長超過六個小時的手術。每一個月,就有可能碰到手術時長超過十個小時的手術。”

“這種高強度,耗時長的手術,考驗的不僅僅是醫生的體力,更加考驗一個醫生的精神承受能力!所以說,醫生這個行業,年紀越大技術也就越精湛,其實主要說的是精神承受能力。你精神承受能力不行,時間久了自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外科醫生升級比較慢的主要原因。”鄭佩佩開口介紹道。

“那蘇醫生就是個例外咯?”柳葉刀的醫生忍不住開玩笑的說道。

“對,他屬於那種例外!不管是學習能力還是心理承受能力,他都是一個例外。”鄭佩佩說話的同時,以一種欣賞的眼光盯著蘇晨。

“鄭專員,我一直有個問題想要跟您請教。像趙院長那種開胸手術之後出現重度慢性胸痛的症狀,這種情況很多麼?”柳葉刀的記者開口問道。

“不是這樣的。”鄭佩佩看了柳葉刀的記者一眼,然後繼續說道:“開胸手術和截肢手術一起,被認為是導致術後慢性疼痛最常見的手術。據權威部門統計,開胸術後慢性疼痛的發生率高達52%。其中輕度32%,中度16%,重度4%。通俗地講,如果有10個人開胸做手術,一半以上都會發生術後切口慢性疼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部分患者的症狀可以自行消失或減輕,多數是在手術半年到一年以後,而其中少數人可被疼痛糾纏長達4-5年。”

“慢性疼痛可因情緒、天氣變化以及體位變動而誘發,嚴重時會影響患者上肢活動,而且也會導致焦慮抑鬱等精神障礙,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發生消極改變,顯著影響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像趙院長那種重度慢性胸痛症狀,在臨床上也是時有發生的。我們臨床界這些年來,一直在研究造成術後胸痛的原因,以及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鄭佩佩說完,停頓了一下。

“那出現胸痛的原因是什麼?是主刀醫生的技術不到位還是其他原因?”柳葉刀的記者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