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太熟,他們便從互相問籍貫、表字之類開始聊天,之後才漸漸聊開。
賀臨還挺喜歡和俞光友聊的,他性格比較直,沒什麼心眼,不像官場上那些人精,和俞光友講話,不用擔心自己哪句話沒說好就被誤會從而得罪對方。
“俞將軍……”
“誒,賀大人不必多禮,叫我表字鴻漸便是。”
鴻漸是俞光友的表字。
“讓我不必多禮,鴻漸兄倒是也別叫我賀大人啊。”
“好,我那之後便叫你長贏?長贏……你這表字取得好,若我剿倭也能如你這字,長長久久贏下去就好。”
俞光友原是不習慣文官的,他在軍營呆了多年,總是被文官壓著,關鍵壓著就壓著,這些文官還不作為。
但他與賀臨的聊天感覺卻不錯,感覺賀臨是個灑脫之人,而且秦淵既然說她是好官,俞光友便絲毫不會懷疑。
賀臨望著不遠處一個大柱子,感慨了一句:“是啊,若剿倭也能長長久久贏下去就好。”
那柱子是這間二堂的支柱之一,上麵有不少刀痕,先前參觀州衙的時候,盧同知說這是前些年倭寇入侵,衝進漳州州衙打殺留下的。
賀臨的感慨也就維持了幾秒,很快她正色起來,看向俞光友:“鴻漸兄,你既已上任漳州衛指揮使好幾日,對漳州衛或有一定了解吧?”
慶朝實施衛所製度,除中央以外,各地都有建立衛所。
一個都指揮使司管若幹個衛,每個衛又管著若幹個千戶、百戶所。
“我考中武舉人之後便被調來了福建,雖然隻是衛所裏管後勤的,但正因為如此,附近衛所才有所了解的,長贏兄想問什麼便問。”
“若是倭寇入侵,以現在漳州衛的能力,能否將其圍剿?”
“要看對方人數多少。”
“三千呢?”賀臨給了個保守的數字。
俞光友為難的看了她一眼,搖頭:“難,但要是不出擊,據城守衛的話,還是有一線希望。”
聽到這賀臨人都傻了。WwWx520xs.com
按照規製,一個衛裏的兵力大概是五千六百人。
結果麵對三千的倭寇,根本沒法出擊?三千人隻是她的保守估計啊!
見她一臉震驚,俞光友歎了口氣,“長贏兄,你是不知,雖然按照規製,一個衛裏的兵力是五千六百人,但我上任之後清點過,漳州衛裏缺額起碼半數以上,鑒於我朝實行世兵製,剩下的兵裏,還有很多老弱病殘。”
世兵世兵,世世代代皆為兵。定了軍人戶口的人,以後的子孫都會被強製當兵,並且是從成年幹到退休,父死子繼。
這個製度是太祖定的,起初作用挺大,既保證了慶朝充足的兵源,又大大減輕了財政的負擔。
為什麼兵源充足還能減輕財政負擔?那是因為世兵製會配合屯田製一起使用。
所謂屯田製,就是官府會劃出一些田地,專門給這些軍戶耕種,打仗時這些人是兵,不打仗時他們還能種地,自我養活。
這個製度能減輕軍費開支,實現軍隊的自我供給,不然的話,就得全靠朝廷花錢養著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