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如此抉擇(1 / 2)

秦淵微微點頭:“話雖然是這麼說沒錯,可君子論跡不論心,很多事情,不管心中是怎麼想的,若是做的事情跟此相反,無論說再多,在別人眼裏都是虛偽。”

對他這番話,賀臨倒是讚同。

一個人到底是好是壞,不是看你說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

六皇子、楊和謙這樣的人為人所不齒,是因為他們做的事情。

如果單看他們說出來的話,那都是個頂個的大好人。

這個道理換在秦淵身上也一樣。

不管他心裏怎麼想,他有多無奈多為難,全都沒用,別人隻會看他做了什麼事情。

他若是順了景曆帝的意思,不讓陸景雲回遼東,那在別人眼裏,他就跟六皇子他們沒什麼兩樣。

在這件事上,秦淵是有能力做到,卻不去做。

秦淵可以為自己辯解,說這是景曆帝的意思,而自己都是無奈,都是被迫。

同理,曾經六皇子他們漠視災民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如此辯解呢?

畢竟六皇子他們曾經也是有能力做到,也沒做。

若是陸景雲對秦淵欠缺了解,那秦淵跟陸景雲訴說無奈與為難,反倒容易讓陸景雲覺得他虛偽。

若秦淵跟他許下未來榮華富貴這種承諾,也容易被看作是畫餅。

人與人之間難就難在這裏。

人可以撒謊,可以演戲,你的內心是怎麼想的,別人看不清,甚至有時候你自己也看不清,因為有個詞叫做自欺欺人。

可你到底是怎麼做事的,卻無法反駁,無法遮掩,無法欺騙。

所以君子論跡不論心。

秦淵把事情想的很透徹,賀臨也沒辦法粉飾太平的安慰他,隻能低下頭去:“不管如何,王爺的心總是好的,隻要這份初心不變,世人總會有看清王爺的那天,隻要大業能成,以後也有的是機會彌補小侯爺。”

秦淵眉宇間滿是愁色:“希望如此吧……”

*****

秦淵離開之後,賀臨也獨自回到了書房。

其實如今的這種情況,她是有所預料的。

當然,這並不是指她能預料到寧伯侯會病重,隻是秦淵淪為這種夾心餅幹的情況,賀臨能想到而已。

原因也很簡單,比起不擇手段的六皇子,秦淵是個有底線,有赤誠之心的人。

這樣的人若是能登基,對天下百姓來說是幸事,但在奪嫡的過程中,人要麵臨許多情況,有時不得不放棄底線,甚至可能要做到喪盡天良的那一步。

而這種時候,秦淵就會夾在中間,備受煎熬。

不是誰都能擁有靈活的底線,底線這種東西,一旦開始後退,開始崩潰,便容易將人徹底拖入深淵,變得麻木不仁。

世間諸事本就難求圓滿,大家都是夾縫中求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