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的東風拂遍中華大地,百廢俱興、日新月異。
1995年夏,李雲霞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她趕到縣教育局的小會議室報到時,會議已經開始了。
她小心翼翼推開門,躡手躡腳走向後排空位時,一個悲痛的聲音響起,“局長,天福山中學不能拆啊!”
緊接著,安靜的會議室裏議論紛紛。
“是啊,不能拆!局長,天福山中學是紀念天福山起義的紅色學校,是理琪等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它不是一所學校,是我們薪火相傳、繼承革命精神的象征啊!”
“可不是,它是全縣唯一的一所紅色學校,我們的孩子需要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不是說縣裏還要在各鎮擴建學校嗎?好端端怎麼還要拆呢?”
……
李雲霞在一片質疑聲中,找了個空位坐下了。
前麵主席台上,教育王局長和其他幾個局領導麵色凝重地看著在座的校長和教師骨幹代表們,以及十餘個全國各大院校應屆畢業生。
“大家不要急,安靜一下,聽我說。”王局長說,“自恢複高考以來,國家高視重視普及基礎教育,我們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各鄉鎮建立小學、中學、高中,為培養人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因為前期整體規劃時無法對師資力量、教材配備、資金流轉等問題精準預計,導致盲目擴建、問題頻發。其中師資力量不足、教育資金短缺成為最大的問題。局裏決定合並部分各方麵落後的學校,是為了壓縮開支、節省師資……”
王局長話沒說完,會場再次騷動,人們交頭接耳、各抒己見。
屋子裏十分悶熱,頂棚上的兩個風扇發出吱呀呀的輕響,扇出來的風也是熱的。
李雲霞暗暗吸了一口氣,她沒想到來報到會遇到這樣的場麵,看看左右,和她年齡相仿的畢業生男多女少,都低著頭沉默不語。
“別抬頭到處看,小心讓王局長點名把你分去那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身邊的男老師偷偷拉了她一把,小聲說。
李雲霞轉頭看他,他臉頰瘦削,細眼薄唇,身材高大、肩寬臂長,白襯衣洗得發黃,領子潤著一圈汗漬,額頭上還沁著細密的汗珠。
“你這是嚇得還是熱的?”
李雲霞看他如臨大敵的樣子不由好笑。
“半對半。”男老師飛快地說,“我叫周慶安,你叫什麼?”
李雲霞剛要告訴他,他衝她使了個眼色。
隨著他的目光看去,前麵王局長站了起來。m.X520xs.Com
騷動的會議室安靜了許多。
“我理解大家的心情!說實話我也不舍得。天福山中學是一所紅色革命教育學校不假,可它地處偏僻,隻有附近幾個鄉村的孩子在那上學,而且沒有老師願意去那裏教學,不值得動工重建。現在的十二個教師也有要求調走的。校長、教導主任、團支部書記、總務處主任和會計除了本職工作都得兼課,剩下七個人教三個級部其他科目太累了。交通不便、師資不足、管理不善、基礎設施條件差、生源素質低下,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咱們總得想辦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