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番外(12)(1 / 2)

從淩虛閣出來時,謝巍已是滿麵春風。

畢竟,徐元娥那點顧慮在他看來著實不值一提。

賞花的宮宴上,她始終避著他的視線,半點不欲往他身上看時,瀟灑如謝巍,也曾暗自犯過嘀咕。怕小姑娘心裏另有所好,或是對他並無好感,所以那日他提出畫像,她窺破了曖昧用心,有意疏遠。而今看來,倒是他身在局中,過於患得患失了。

她對於他,並非毫無波瀾。

隻是杞人憂天,才會望而卻步罷了。

既是如此,便該讓她知道,這明澈高闊的天塌不下來,哪怕塌了,也還有高個頂著。

謝巍心緒極佳,快步去往徐太傅那裏。

徐太傅這會兒還在翻書。

新朝初立百廢待興,按著舊例,待朝綱穩固些了,就該彙集名儒重臣們編修前朝史書。他如今雖不領官職,不涉朝務,聽謝珽那意思,到時候定要請他出山當苦力的。史書駁雜,如何編修定論,皆需眾人商議,不過裏頭的藝文誌倒是能早些籌備起來。

這是博輯群書、辨章學術的大事,半點馬虎不得,或許得將他後半輩子的心血都搭進去。

徐太傅卻也樂在其中。

此刻風過窗下,他認真翻讀書籍,見謝巍去而複返,不自覺擱了筆,起身行禮道:“王爺說完事情了?”

謝巍頷首,又恭敬向他拱手。

“有件要緊的事,晚輩想請教先生。”

這禮行得鄭重,徐太傅如今無官無爵,哪敢受他這皇叔的大禮,忙伸手攙了攔住,道:“王爺有話盡管吩咐。”

謝巍道了聲“不敢”,魁偉身姿挺拔而立,目光卻稍稍往後瞥了眼。

徐太傅會意,當即屏退仆從。

偌大的書房裏,頃刻間隻剩下兩個人,連同屋門都被掩上。謝巍沒了顧忌,這才徐徐開口,話裏話外都是對徐元娥的誇讚,從美貌到性情、才學、見識,沒用半點過譽之詞,卻將每一處都誇在點子上,聽得人萬分舒心。

徐太傅初時詫然,旋即,臉上漸漸浮起笑意。

他大約猜出了謝巍的來意。㊣ωWW.メ伍2⓪メS.С○м҈

當初謝巍殷勤相邀,又是請他觀玩名琴,又是找了高僧撫琴說經,且每回都隻邀他和小孫女時,徐太傅就頗覺意外。不過既是興趣相投,也就沒往旁的上頭想,隻覺得這位皇叔出身尊貴而閑雲野鶴,讓徐元娥多在他跟前長長見識,著實有益無害。

如今看來,果真是別有所圖。

他原就有開闊胸襟,能護著孫女大齡未嫁,便是不懼旁人目光的。早年跟阿嫣的祖父楚章結為忘年摯友,也知性情相投時,年歲之差不值一提。如今聽謝巍連連誇讚孫女,雖覺意外,回想先前的種種跡象,倒也還算鎮定,隻在對方誇完之後,笑而掀須。

“王爺這般謬讚,莫非是看上了舍孫女?”

“先生慧眼!”

謝巍朗然而笑,自然沒透露徐元娥的心思,隻緩聲道:“我這麼多年未提婚娶,是因從未遇到中意的。如今能碰到她這般出挑的女子,實在心悅之極,想博她歡心,誠摯以求。隻不過,先生也知道舍侄女和令孫的事”

他聲音微頓,點到即止,並未往下深說。

徐太傅卻哪能不明白?

先前家書頻寄,徐秉均早已將心思自陳清楚,他跟兒子、兒媳商量過後還讓徐弘親赴魏州,若謝家也有此意,便可行六禮,成全少年心事。

誰料之後徒生波折,謝礪因罪獲罰被流在邊地,二房鬧了個兵荒馬亂,兩個孩子的事情由此擱置。謝珽進京時,謝淑並未跟過來,徐秉均在京城一戰之後自請去駐守邊塞,想必也是為了謝淑。書信之中,他未多提此事,但看其心意,想必是想等少女走出陰霾,再論婚事。

既是兩情相悅,他自然不會催逼。

孩子們的小情思令人動容,若他日有了轉機,徐家自然要成全這樁婚事。

此刻聽謝巍提起孫兒,徐太傅忍不住歎了口氣,道:“王爺的意思是?”

“若他們終成美眷,我再求娶了元娥,恐會令輩分稍亂。晚輩素來以豁達自居,也不甚看重這些俗禮,隻求性情相投,結伴此生。隻是不知道先生會否介意?”

謝巍再度拱手,問得頗為鄭重。

徐太傅沉吟了片刻。

這事兒說起來是有些麻煩,畢竟一個是姐弟,一個是叔侄,還都是嫡親的人,往後哪怕未必都在京城,逢年過節的也要碰麵。且謝巍是皇叔,謝淑破格封了長公主,世人矚目之下,難免暗中議論,視為尷尬之事。

不過人生苦短,良緣難遇,比起這些無關緊要的細枝末節,尋個能相伴終身的人才最要緊。

他拿定主意,笑了笑道:“老朽一把歲數了,世事起伏看了不知多少,隻消兒孫們過得好,這點事自然不必放在心上。隻不過王爺終究是皇叔,輩分高些,這事若成了,不知皇上和太後會不會介意。”

謝巍爽朗而笑,“隻消先生不生芥蒂,家宅之事,晚輩自會安排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