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 番外(14)(1 / 3)

蕭烈回京的那日,謝珽接待得頗為隆重。

自謝珽舉兵起,這支兵將幾乎從未有太長的歇息,先是跟謝珽分兵兩路,剿了梁勳。待京城初定,又一路往南,拿下了魏津沒啃下的幾個硬骨頭,跟裴緹合力平定了魏津的老巢嶺南。之後又千裏跋涉趕赴山南,圍攏劍南的周守素,以雄兵強將為後盾,讓朝廷頗握穩劍南軍政。

算起來,也無愧於南征北戰四個字。

若不是劍南剛收回囊中,謝珽需多費些時日安排兵馬防守之事,暫無攻克雲南的打算,恐怕又要趕赴新戰場。

如今凱旋班師,倒能歇著緩一口氣。

犒賞聖旨早已頒出,因才剛從周守素那裏收回一大筆稅賦,用著頗為寬裕。

而後,謝珽在北苑設宴。

凡五品往上軍將皆得受邀赴宴,武氏、帝後和謝巍自不必說,在京城的武將、重臣皆來陪宴,衣冠玉帛,煊然在列。老將蕭烈憑戰功得封國公之位,謝琤這王位不止靠著血脈,也摻雜了隨軍征戰的功勞,年輕英颯的身姿坐在謝珽下首,亦頗惹人矚目。

宴席盛大,領宴的軍將扶醉而歸。

謝珽興致頗高,若換了平常,恐怕也要喝出四分醉意。不過如今阿嫣懷著身孕,太醫叮囑了要萬事小心,他怕喝醉了失卻自持,便沒喝太多,三巡過後,煩勞了謝巍代他給諸位軍將敬酒,待宴席畢,也隻微醺而已。

初秋的夜晚草蟲輕鳴,風吹得涼爽。

赴宴的軍將們離開,北苑漸而陷入寂靜夜色,謝巍喝醉後頭重腳輕,由宮人扶回府裏好生照料。謝珽、阿嫣和武氏則帶著謝琤去了太後的寢宮,說些久別之後的家常。

謝琤年輕氣盛,酒量也不淺。

今晚被軍將們灌了不少,宴席未散時臉上還紅通通的頗有醉意,等散了宴跟著兄長走到寢宮,酒意已散了不少。

阿嫣和武氏已然入座,備好糕點。

殿裏燈燭靜照,簾帳輕卷,萬裏山河都在朝堂之上,關了門喝茶閑坐,仍隻是相依為命的尋常人家。

謝琤說了好些沙場見聞,不知怎的,又提起了打進京城之前,他跟徐秉均曾帶著一隊斥候,深入敵腹哨探軍情。那大約是兩人處境最凶險的一回,卻也為之後的大捷立下不小的功勞。他取一粒葡萄丟進嘴裏,有點惋惜,“可惜後來他去了北邊,許多精彩的場麵都沒見著。”

“北邊也不比前線容易。”武氏感歎。。

謝琤點了點頭,“我知道。兵馬都被調到南邊打仗,他們那兒也是一個人當成兩三個來用的,身上擔子很重。何況他是為了謝淑嘛,待在北邊心裏大概能踏實許多。”

他心直口快,餘下三人倒默了默。

謝淑遠赴北梁的事,謝珽雖然嘴上不說,其實一直都是塊心病。畢竟,謝淑雖以姑姑靖寧縣主為表率,到底不像縣主那樣自幼習練弓馬,一步步曆練而成。她挺身而出前往北梁,固然是她執意所求,到底十分凶險,哪怕有陸恪跟過去也沒法讓人放心。

他手上茶杯微頓,垂眸遮住情緒。

阿嫣卻哪能察覺不出來?

“堂妹去北梁已經有都一年多了。”她孕肚漸隆,坐得散漫些,借著彩繡寬袖覆蓋輕輕握住了謝珽的手,“先前雖有消息送回來,說她在北梁安然無恙。不過隔著千裏之遙,到底讓人牽掛。北梁國主繼位後情勢也是日新月異,若真挨上五年,恐怕會有許多變數。”

“是啊。元哲絕非善類。”武氏頷首而歎。

兩國為求好而結盟時尚且有許多變數,翻臉也是瞬息之間的事。至於北梁,當初元哲是為奪取國主之位,才跟謝家暗裏換了質子。如今謝珽的皇位漸穩,元哲那兒也漸漸安穩了起來,假以時日,終要重回當初邊境相爭的局麵。屆時,謝淑必將落入危險。

五年結盟聽著長,其實情勢瞬息萬變,多待半日都是危險的。

這件事必得未雨綢繆,及早化解。

謝珽摩挲掌中柔軟,將杯中暖茶徐徐飲盡,“先前朝綱未穩賦稅未清,又要防著劍南跟雲南暗裏串通,得力的人手都派去了南邊。如今劍南已定,可抽調些人手回來。陸恪那邊的消息從未間斷,謝淑回京的事,是該安排了。”

武氏深以為然,卻還是存了擔憂,“隻怕元哲未必肯放人。先前你就說過,元哲繼位之後廣納妃妾,對留在京城的質子並不是太上心。且他正當盛年,新近又添了子嗣,靠著滿宮妃嬪,不愁往後無人繼位。他既不太看重這嫡長子,咱們先討回淑兒,怕會反被他訛詐要挾。”

“所以要先小人,後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