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曹錕進剿,第二節艱難的決斷(1 / 3)

大清帝國光緒二十五年二月初七,春天的氣息剛剛降臨齊魯大地,一場不大不小但影響深遠的戰事便爆發了。新上任的署理山東巡撫袁世凱派出其親信,新任曹州鎮守使曹錕率三營精銳分路東進,直下曹州。曹錕的部隊在抵達蒙陰縣城西南的蒙山時,突然兵分多路,將這座高峻的山峰團團合圍,在沂州駐軍的指引下,所有出山的道路全部被官軍封鎖了。

曹錕所部的差事是徹底剿滅為禍蒙陰、費縣、泗水三縣十餘年的蒙山賊。

年初,因在小站編練新軍有功受到兵部獎賞的袁世凱升了官,署理山東巡撫。

這是袁世凱夢寐以求的實職。於是他統率親手訓練的七千餘武衛右軍精銳南下山東,在大力擴充這支注定將支撐自己大業的軍隊實力的同時,袁世凱施政綱領中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剿匪。

剿匪是每任地方官都不會慢待的大事。但剿匪需要本錢,那就是強悍的軍隊。這方麵袁世凱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他有著戰力雄冠全國的七千餘用全部的洋槍洋炮裝備並經過完全的西式訓練的軍隊,而且這支部隊對他有著極高的忠誠度,如臂使指。而袁世凱大人對待山東匪患的態度又與前任巡撫毓賢迥然不同,對於興起於山東已蔓延於直隸的義和團絕不是迫於洋人壓力被朝廷撤職的前任的縱容,既為山東一省之長,要立威於毗鄰京畿重地的齊魯,對義和拳的態度就是堅決鎮壓和取締。對打出剿滅洋人扶持朝廷的旗號的義和拳尚且不放過,拿蒙山賊開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畢竟,剿滅土匪,沒有人會說一個不好。袁大人派出手下悍將征剿土匪,既為安民,也為實戰練兵。

曹錕將大營設在平邑縣城。根據反複核實的情報,賊人的巢穴在光明寺。從毛陽鎮出發,通向蒙山光明寺有一條大路,自大夫寧村出發向東,經蘇城、兩河、張家寨上山,翻越俗稱驢腿的山梁,經劉城、東裕、樓子、天門至光明寺。這條主路將由曹錕鎮守使親帶主力進攻,另遣偏將率軍占據蒙陰,堵死賊人東逃之路。

布販子出身的曹錕在武衛右軍中有曹三傻子的綽號,這個綽號更多的指曹錕性格中“憨”的成分太多,並不是說曹三爺的智商低。對於袁大帥交付的這個差事並沒有很重視,曹錕對於盤踞蒙山的小股響馬真沒放在眼裏,不過就是一群占山為王的土匪而已,那裏經得起自己手下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三千精兵的雷霆一擊。不過袁大帥軍令裏明確交代要徹底剿滅蒙山賊寇,對於孫德旺等蒙山匪首務必做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所以曹錕還是在當地政府和防營兄弟的幫助下精心收集了蒙山地形和蒙山賊寇的資料,對這一戰做了充分的準備。

曹錕的部隊除掉他那一標人馬外,還有加強給他的一個野戰炮隊,總兵力達到3500人。

魯南山區腹地素來貧瘠,群山雄峙,溝壑縱橫,自古占山為寇者眾多,因地理偏僻,本不會引起朝廷的過分重視,但這股被蒙陰,費縣、泗水、平邑四縣稱作夢山賊的強人在去年幹了一件蠢事,觸怒了朝廷,使得袁巡撫上任伊始便發出了征剿令。

去年冬天,蒙山賊打劫了費縣官道上的一夥客商,搶劫了財物不說,還殺害了四名保鏢,將十二名客商(其中一位女眷)挾持上山,割下一名保鏢的耳朵,讓其帶著為首客商的信函下山交付巨額贖銀。這本是占山為王強人的老套路了。沒想到的是那名女眷是京師一名大佬回鄉省親的小妾,而這名叫趙翹舒的趙大人如今聖眷正隆,由順天府尹出任刑部尚書,馬上就要進軍機處了。

這就麻煩了。雖然在交付贖銀後領回了那名叫荷仙的女子,但蒙山賊與朝廷的梁子算是結下了。女子被強人所擄,清白自然難保,滿清又是深信朱子禮教的朝代,趙大人在荷仙被贖回後迫於壓力,賜死了這名如花似玉的愛妾,動用同年關係通過兵部發文山東,要求當地政府徹底剿滅為禍魯中南的蒙山賊寇。但山東方麵尚未作出反應,官場巨變,在朝鮮跟著吳長慶立下大功受到朝廷重視,又在天津編練新軍袁世凱主政山東了。趙大人立即修書一封給尚在道上的袁世凱,卑詞憐求,希望威名遠播朝鮮的袁大人為他出這口惡氣。

也難怪趙大人,這樣的恥辱在帝國官場上不是小事,甚至會葬送官員的前程。

袁世凱慨然應允。別說是堂堂的當朝二品大員,便是六部一個主事,袁世凱的性格也會傾心接納。於是甫一至山東,便密令曹錕用假道滅虢之計剿滅為禍沂州的蒙山賊。

蒙山賊既然為禍地方數十年,耳目當然眾多。官軍大舉進剿的消息是瞞不過他們的,曹錕的軍隊一進駐蒙山之西的毛陽鎮,消息便傳至山寨了。如何應對官軍的這次進剿,山寨的幾個頭領卻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爭吵了兩天,山寨的坐地戶孫氏兄弟的意見占了上風,不走,就在蒙山迎戰官軍!官軍不是第一次進剿蒙山了,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兵來將擋,水來土屯,沒什麼了不起的。

蒙山寨有五位頭領,山寨的嘍嘍兵們都稱呼他們為當家的,大頭領叫孫德旺,二頭領叫劉豫才,三頭領是孫德旺的胞弟,叫孫德明。四當家叫周花南,五當家叫農孟夫。

蒙山寨的力量大致分為兩股,最大的一股是孫德旺的坐地派,農孟夫,孫德明,都是最早跟孫德旺落草的。劉豫才和周花南卻是外來戶。光緒二十一年,一直在河南流竄的土匪劉豫才與周花南在豫省立足不住,帶著三百餘人投奔蒙山,時值蒙山剛被山東駐軍清剿,損失慘重。孫德旺開門納賢,收留了劉豫才和周花南所部,二股合為一股。劉、周帶來的人數雖不算很多,但較蒙山寨原有的人馬卻是百戰精兵,而且劉豫才頗有謀略,周花南武藝出眾,善於練兵。由於劉、周的加入,山寨由此興旺起來。

帝國自六十年前因貿易事與英夷交惡,導致帝國與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強國第一次正麵對抗,結果隻有一個,戰敗賠款。一種特殊的商品——鴉片便正式流入內地,特別是在廣州之戰二十年後的第二次對外戰爭失敗,英法聯軍打進了京師,將美煥美侖的圓明園付之一炬。隨之而來的是鴉片在北方的迅速蔓延,需求既有,鴉片便成為逐漸被強製開放國門的老帝國進口商品中最主要的一種,比那些奇技淫巧的西洋玩意更深得帝國臣民的愛戴。鴉片的大量湧入,導致帝國多年來的外貿由順差迅速逆轉外逆差,大量的白銀外流,貿易逆差的越來越大,使帝國的經濟迅速陷於崩潰。帝國的有識之士意識到,既然鴉片這玩意擋不住,何不自己種植鴉片?這又不是什麼高技術的東西,論到農耕文化的悠久,英法等西夷豈是我堂堂中華的敵手?

於是鴉片便在中華大地上生根開花,為禍最烈的是山東和山西兩省。大片的良田種植了鴉片,隻有那些不適宜種植鴉片的貧瘠之地才去播種玉米或者高梁,連北方的主要作物小麥都很少見了。在土地私有的情況下,地主們明白著呢。鴉片是經濟作物,收益比一般的糧食高的多。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樣下來的結果是糧食產量銳減,豐年尚且不能果腹,一遇天災,問題便更加嚴重了。

偏偏北方連年遭災,旱災更是頻發,缺少水利投入的帝國根本無力扭轉農業的歉收。天災的最直接的結果是使得蒙山寨的兵力曾一舉突破了兩千人。大量的饑民在無奈之下鋌而走險,為了活命情願落草為寇,因為做賊比餓死強。實際上,大清帝國的農民本來是這個星球上最溫順的一群人,但再溫順的人當麵臨全家餓斃的危險時也會采取一些激烈的措施。山東的大旱為蒙山寨提供了極為充沛的兵員,使得蒙山寨曾成為山東地界上最大的一股山寇。這還是仔細挑揀的結果,如果不在體質和年齡方麵加以限製,恐怕蒙山寨的人馬總數還要翻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