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高中會元(2 / 2)

周延儒也的確沒有再貢院鬥過溫體仁,雙手把會元讓給了楊廷鑒,可這意料之外的科場失敗,卻給周延儒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至少暫時保住了他首鋪的位置,這比搶下一個會元強多了。

會試之後還要參加殿試,會元可不一定能中狀元,連中三元的,終明一朝也就區區三人爾。(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還有萬曆年間的楊守勤。)

人算不如天算也!!!

“大伴,這楊廷鑒還真有大才,已經是連中兩元了,殿試的時候,朕就賞他一個狀元,也算是朕補足上次欠缺的恩賞。”

崇禎一句話就決定了楊廷鑒今科絕對狀元及第,崇禎也知道楊廷鑒為他立了大功,可是崇禎就是沒有賞賜給楊廷鑒任何的爵位,就連升職都沒有,更別說是封妻蔭子了。

崇禎絕不是一個刻薄寡恩的君王,那是建奴對崇禎的詆毀,當不得真,崇禎的才登基之初,性格和脾氣都是比較好的,對大臣的話也是言聽計從。

可是結果呢!大明的局勢是越來越險惡,越來越陷入困境,就算是脾氣在好的人,也會發怒的,大家可以換位思考下,如果你是崇禎,你麵對這樣一群屍位素餐、貪汙*的大臣,你會怎麼做,說不定你早就把他們全部給宰了。(滿清編寫的明史不可信,至少有很大一部分是不真實的,這個絕對。)

王承恩連忙應和道:

“恭喜賀喜陛下,得如此文武全才的良才。”

……

三月十五日,殿試開始,由崇禎親自出題考試,殿試隻考策問,應試者自黎明入保和殿,曆經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製策題目,時務策一道。

策文不限長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間的書寫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數限製,特別強調書寫,必須用正體,即所謂“院體”、“館閣體”,字要方正、光園、烏黑、體大。

從某種角度來看,書法往往比文章重要。殿試隻一天,日暮交卷,經受卷、掌卷、彌封等官收存。至閱卷日,分交讀卷官8人,每人一桌,輪流傳閱,各加“○”、“△”、“\”、“1”、“x”五種記號,得“○”最多者為佳卷。

而後就所有卷中,選○最多的十本進呈皇帝,欽定禦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一甲三人稱“進士及第”,又稱“三鼎甲”。二甲若幹人,占錄取者的三分之一,稱“進士出身”,二甲的第一名稱傳臚。三甲若幹人,一般情況下不出沒人,會試中了就基本能過殿試。

最後由填榜官填寫發榜。一甲三人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院編修。二、三甲進士如欲授職入官,還要在保和殿再經朝考次,綜合前後考試成績,擇優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即俗稱的“點翰林”,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或赴外地任職。

……(未完待續)

ps:下麵的章節很重要,關係到本書主線,請兄弟們一定仔細看看,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