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浴血大淩河(2 / 2)

農曆八月六日,兩路大軍會合於大淩河城下。大淩河之戰打響了

大淩河城雖被金兵多次摧毀,但原有牆基還在,因此修城進度較快。太極沒有給祖大壽足夠的時間,在他修了不到半個月時,便兵臨城下。城牆雉堞還沒修完,祖大壽隻好關閉城門,倉促應戰。

皇太極這次大淩河之戰,他一改從前硬攻的戰法,改成了圍。他命八旗將士環城挖了四道壕溝,並築起一道一丈多高的牆,將個小小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

明軍萬萬沒料到金兵會出此狠招,他們從城上向下觀望,隻見:“逆奴圍淩,連挖四壕,彎曲難行,器具全備,計最狡矣。”而城中糧草僅夠幾天之用,圍了不幾天城中就斷糧了。城中將士無不驚恐萬狀,祖大壽作過幾次試探性的突圍,都被金兵殺了回去。無奈之下,隻好坐困愁城,盼著援兵。

皇太極這一圍,城中的明軍隻有坐以待斃,如果想活著出去的話,一是靠援軍來解圍,二是隻有投降。而援兵前來,必須與金兵野戰於城外。

皇太極對祖大壽十分看中,圍困十天後,便開始了勸降工作。但祖大壽不為所動,對皇太極根本不予理采。

圍了不到半個月,八月十六這一天,鬆山守軍兩千前來增援了,由於眾寡懸殊,被金兵沒費吹灰之力就打敗了,第一次救援失敗。

總兵吳襄、宋偉率錦州兵六六千前來救,阿濟格率兵迎敵。這一天上午,霧非常大,幾尺外就看不清人。阿濟格因打了勝仗得到了皇太極的嘉獎。明軍的第二次增援也失敗了。

農曆九月,金兵哨探報告明總兵吳襄和宋偉再次率兵來援,皇太極率軍迎了上去,途中見到前麵煙塵滾滾,便知是敵人的援兵。皇太極與弟弟多鐸走在前麵,沿著山悄悄行進,明軍也有哨探,他們發現了這一小股隊伍,六千大軍掩殺過來,皇太極率身邊的二百名親兵衝了過去,明軍六千多人竟被二百人衝殺得潰不成軍,緊接著後麵大軍趕到,又是一番乘勝追擊,六千人大敗逃歸。第三次救援失敗得更慘。

為了進一步消耗城中的力量,皇太極利用祖大壽渴盼援軍的急切心態,搞了一次假增援,金兵們穿上明軍將士的衣甲打著明軍的旗幟,高喊著鋪天蓋地殺向金兵大營。祖大壽在城頭一看,喜出忘外,立即率兵衝了出來,欲裏應外合,突出重圍。

他哪裏知道皇太極已設下埋伏,一心想活捉他。待他殺出城,眼看要與援軍彙合時,援軍突然變成了金兵,直接奔他而來。祖大壽大驚失色,這才知道上了人家的誘敵之計,急忙後撤。但他已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圍中,好在部下們都英勇無比,拚命廝殺,總算沒有被活捉,狼狽地逃回城中,從此再也沒有出過城。(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