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朝會。
禦史魏冕上書:“海賊據守小琉球島,過往海商深受其害!臣請皇上動用水師,清剿慶元海賊團,以確保海上貿易之路暢通無阻。”
戶部給事中張溫拿出了種種數據,力證航海貿易、港口稅收對朝廷財政的重要性,並總結:“若任由海賊襲擾海商,他日將無商南下,無商北上,朝廷想要互通有無於南洋隻能是虛幻。臣請皇上,下旨水師,進軍小琉球島,徹底除掉當地海賊!”
對於突然亂了的東南海域,解縉、楊士奇很是疑惑的,包括鐵鉉、夏元吉、徐輝祖等人,也很是不理解。
要知道南洋王陳祖義已經被打得找不到蹤影了,連個頭都不冒一下,零散的海賊們更是聞風喪膽,見行情不妙,紛紛棄船上岸,改了職業。
突然出現了一個慶元海賊團,也說不上突然,建文六年二月陽江船廠被劫事件也有他的一份,隻不過這個海賊團消失了很長時間,按理說,麵對越發強大的水師船隊,他們應該繼續躲藏,藏的嚴嚴實實,避免被水師發現才對。
可現實是,這個海賊團不僅不再躲藏,反而還明目張膽地幹起了搶劫的行當。你願意搶,找個山溝溝裏,喊此路是你開,此樹是你栽,沒人說啥,可在大海上搶海商,還是在大明東南沿海地帶搶海商,那就是屬於找死了。
這種反常的舉動,讓人摸不著頭腦,很是懷疑慶元海賊團的海賊頭領方天畫是不是腦子被撞壞了。
招惹大明水師,這不是正常人會選擇的事。
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方天畫是怎麼想的,他畢竟將矛頭直接對準了大明,若大明不作出點行動,給予報複,那就太不正常了。
兵部郎中潘行出班:“皇上,遠航貿易安全全賴水道,水道不靖平,遠航貿易必會受損。眼下男南洋諸國使臣已差人送來急報,希望朝廷能按《共和貿易書》,保護航道安全,朝廷應立即調水師主力出擊,此乃收人心之舉。”
朱允炆見造勢已然差不多,故作難處地說:“水師清剿海賊並不是難事,朕隻怕今日清剿了慶元海賊團,他日還會出現另外一個海賊團占據小琉球島,繼續威脅航道安全啊。”
解縉瞳孔一凝,一串串的消息頓時貫通,不由得打了個激靈。
朱允炆想要以清剿慶元海賊團為借口,發兵占領小琉球島!這個結果,恐怕是朱允炆最想要看到的,換言之,朱允炆才是一切一切的最大受益者!
這到底是慶元海賊團不小心貢獻給朱允炆的機會,還是朱允炆在謀劃與操縱這一切?解縉感覺朱允炆的目光很是深邃,深邃到了已經無法猜測,無法看穿的地步!
楊士奇眉頭微微一皺,旋即舒展開來。
朱允炆是有些反常的,安南欺負大明的時候,朱允炆是憤怒的,甚至是直接動用大軍征討的。帖木兒欺負大明的時候,朱允炆可沒有猶豫,而是力主出兵,幹他丫的。
可現在呢?
一個小小的慶元海賊團,朱允炆竟然麵露難色?
開什麼玩笑!
大明水師收拾一個海賊團還需要為難?
反常背後,都是另有隱情。
楊士奇並不在意背後有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小琉球島的位置確實太過重要了,它就在福建東南方向,最窄處不到三百裏!
南洋商人想要北上進入江浙、京師、天津等地,必然需要經過福建與小琉球島之間的海峽,如果不控製小琉球島,隻是打打海賊,並不能真正確保海峽航道的安全。
沒錯,朝廷為了保障這一道海峽安全,控製了澎湖列島,但問題是,澎湖列島處在小琉球島的西南部,而小琉球島的北部卻沒有大明的軍事力量。
拿下小琉球島對於大明南洋貿易來說極為重要,是一處應該控製的戰略要地,既然朱允炆想要,那就打下來吧,反正那裏現在也沒國家,聽說還都是不開化的野猴子。
在眾官員積極請令之後,楊士奇走出來:“皇上,臣以為,小琉球島並無國家,也無人節製,很容易成為海賊聚集、停留之地,滋生禍亂。朝廷要想保海道安全,一勞永逸,最好的辦法就是占據小琉球島,將其納入朝廷的管轄之內,隻有如此,才能絕去海賊襲擾東南之害。”
朱允炆深深看著楊士奇,連連點頭:“楊愛卿說得很有道理,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戶部尚書夏元吉暗暗歎了一口氣。
原以為建文七年沒這麼多折騰事,可以輕鬆過去,可現在看,朱允炆並不打算平淡、枯燥地走過這一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