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師打下小琉球島應該是沒什麼難度的問題,難就難在,小琉球島如何開發,如何固守上,那裏的土著還不開化,未必服管,不依靠土著,就必須移民或軍屯,而這兩個選項的背後,都意味著一大筆財政支出。
但夏元吉也清楚,小琉球島確實是重要的,打下來之後,即可以作為貿易中轉站,也可以作為一個軍士要塞,那裏應該還能種植點五穀,隻要解決了糧食與物資問題,就可以成為大明在海外的一個重要島嶼。
戶部支持,沒有其他選擇,隻能給予支持。
兵部尚書鐵鉉也不是一個好惹的主,對小琉球島上的土著也沒什麼憐憫之心,幹脆利索地主張占據小琉球島,土著為奴隸,販賣至礦場,補充國庫。
這是賣奴賣上癮了……
朝廷意見統一,朱允炆下發了進取小琉球島的旨意,時間定為九月二十五日。m.X520xs.Com
沒有匆促進軍,是因為水師需要時間準備,而此番動員的兵力也不再是單純的水師力量,還有京軍一萬軍士,所需要的口糧、物資、都需要籌備與解決。
大明軍士的任務不再是單純的清剿海賊,而是占領小琉球島,作戰任務不同,所需要的兵力自然也是不同。
合計兩萬五千軍士,這個數量放在小琉球島上,並不起眼。可大明就要靠這兩萬五千軍士,開拓一座島的領土,讓其真正成為大明的治下之地,徹底烙上中國印!
朱允炆命李堅為大將軍,陳揮、譚淵為副將軍,命呂毅、高忠光、張子華、諸葛瑾等西域戰鬥時立下軍功的眾將隨軍出征,以期快速打開局麵,控製住局勢。
考慮到高山族的弓箭有些厲害,朱允炆再一次命令索靖、杜漸等人帶偵察兵八百參戰,以解決叢林、高山中的敵人。
京軍在調動,水師在調動,一道道旨意從京師離開,傳向不同的方向。
朱允炆回到武英殿,盯著大明輿圖,看著東南方向的小琉球島,拿起日月旗插了上去,輕聲說:“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以後沒有鄉愁了,想來就來,沒有人阻止你們了。”
在朱允炆下了征討慶元海賊團、進取小琉球島旨意的第三天,鬱新的文書便送入京師。
內閣。
解縉、楊士奇看著坐在一旁的朱允炆,心頭很是沉重。
朱允炆揚了揚手中鬱新的文書,憤然地說:“好啊,這就是朕治下的福建,好好的一項利民之策,被搞成了害民之策!一畝竹林,一百畝竹林,他們真敢運作!從上至下,福建多少府縣,多少官吏,竟沒有一人敢上報此事,是畏懼布政使的威嚴,還是拿了人好處,不方便開口?!”
解縉也沒有想到福建的問題是如此嚴重,福建布政使司竟敢篡改朝廷文書、法令,找各種方法,挖各種漏洞欺壓百姓,還籠絡地方府縣,形成地方勢力!
楊士奇有些擔憂鬱新,他現在就如同羊入虎口,王仲和若是發起瘋來,鬱新很可能會性命不保。不過,鬱新不是尋常之人,他警惕,機敏,有能力,應該還不會讓事態變得太過嚴重。
解縉看著朱允炆陰鬱的臉色,開口:“皇上,王仲和控製福建,力主三司,朝廷應及早應對,早點抓捕其入獄,押解京師,不宜拖延太久,以生變故。”
楊士奇讚同解縉的看法:“鬱閣在發這一封文書時,並沒有見過王仲和,可見此人囂張跋扈,甚至在心裏拒絕承認鬱閣為福建巡撫。臣認為,福建亂局的根本在於王仲和,擒賊先擒王,隻要控製了王仲和,亂局必解。至於福建官場問題,還應在處置王仲和之後再作商議。”
朱允炆點了點頭:“地方官場治理是頑疾,其難度遠甚京師!福建問題現在爆出來也好,至少可以讓朕清醒,地方上的問題層出不窮,遠談不上清明!福建官場問題,就全權交給鬱新處置吧。”
楊士奇有些擔憂:“皇上,鬱巡撫身邊的力量有些單薄……”
朱允炆鎮定地笑了笑:“單薄嗎?朕認為足夠了。”
楊士奇、解縉對視了一眼,彼此都有些疑惑。
兵部之中,鐵鉉翹著二郎腿,不時抖動著,哼唱著:“明修棧道人皆曉,暗度陳倉鬼不知……”
。您提供大神寒梅驚雪的重生大明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