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雙雙攝人心魂的充滿殺氣的目光看向觀禮台,令無數觀禮的人不由地畏懼。這一群雄兵,如同蒼鷹,目光銳利,有著一種鎖定則死的氣魄!
觀禮台上,占巴的賴、李芳遠、艾哈邁德等人不由地想要閃避,如刺眼的箭芒,讓人畏懼。若是射過來,豈不是全都完蛋?
再看大明皇帝與一幹大臣,他們倒是毫不在意,麵不改色,看得出來,他們對自己的軍士充滿了絕對信任。
事實上,弓箭手中滿弓的箭並非是鐵箭,隻是木箭而已,箭頭都是木質的,但為了表現出金屬感,特意在箭頭包了一層銀白色鋁箔紙。
這樣做並非是為了防止有人意圖不軌,直接朝著觀禮台一輪滿月,大明帝國的精英就要全掛了。而是擔心滿弓時手滑,箭一下子飛了出去,這種場景在訓練時出現過幾次,為了確保絕對安全,閱兵時的弓采取的是三鬥弓。
三鬥弓對於軍士而言,輕鬆滿月,在觀賞性上更是出色。但弓箭手的狠厲、殺氣,卻是實打實的,這群人在昌都剌射出的箭,殺掉的人可謂是難以說清,養出了一身的煞氣。
朱棣看著弓箭手方陣經過,厲聲喊道:“滿弓如月,箭破頑敵!猛士衛國,壯哉大明!”
弓箭手方陣的軍士踢著正步,重複著朱棣的評語,每個人將目光彙聚到觀禮台的朱允炆身上,緩緩走過觀禮台,直至向前看的口號傳出,才規整如一地收回弓,放回箭。
隨後三個弓箭方陣,依舊如此。但在此時,無數人開始將目光投向弓箭手的身後,那裏是一隊隊騎兵!
打頭的兩隊騎兵,清一色的紅鬃高頭大馬,一個個軍士手牽著戰馬,分為一個大隊列緩緩前進。
指揮史阿爾斯郎,同知拉克申帶隊,目光中滿是驕傲。
阿爾斯郎沒有想到,自己竟也有幸參與大明的閱兵大典,甚至成為騎兵領隊!
朵顏衛脫魯忽察兒、完者帖木兒看著走來的騎兵,目光落在了阿爾斯郎、拉克申等人身上,不由地眼底冰寒。WwW.com
按照最初的約定,阿爾斯郎、拉克申等朵顏騎兵隻是受雇於大明京軍,是拿著明朝的錢辦事,但人依舊是朵顏衛的人,換言之,阿爾斯郎等人是在大明給朱允炆打工的,並沒有簽署賣身契。
可時間才過了幾年,特別是帖木兒落敗之後,脫魯忽察兒發現,阿爾斯郎、拉克申等人已經越發不受自己控製了,後來通信幾次,對方竟然連回信都沒回。
這一次抵達京師,脫魯忽察兒專程找到阿爾斯郎、拉克申等人,商議他們返回朵顏衛的事,可誰知,阿爾斯郎、拉克申直接拿出了照身帖,告訴脫魯忽察兒,他們現在是大明人,真正的大明軍士,而不是什麼朵顏騎兵!
脫魯忽察兒很不明白,大明沒有給阿爾斯郎等人無數的金銀財寶,沒有給他們香車美女,為何他們就死心塌地地歸順了大明,甚至於不再願意回到自己的部落。
看著大明的軍士,看著走來的騎兵,脫魯忽察兒突然明白過來,大明給了阿爾斯郎等人無上的榮耀,給了他們足以縱橫天下的舞台!
阿爾斯郎、拉克申兩人兩騎走在最前麵,在距離華表十步遠時,厲聲喊道:“騎兵上馬!”
隨之,一隊隊騎兵,同時側身抓住韁繩,抬腳踩上馬鐙,瀟灑地飛身上馬,動作幹淨利索,整齊劃一,令人歎為觀止!
戰馬如同經過特訓一般,也配合著騎兵,不緊不慢前行,始終保持著一條大差不差的線!
經過華表時,阿爾斯郎、拉克申齊聲喊:“向左——看!”
騎兵刷地動作,右手從左側腰間抽出閃亮的馬刀,在胸前一晃,又收回右胸口處,刀鋒朝外,刀刃朝天!
嘩!
齊轉頭,看向建文皇帝!
朱允炆在觀禮台上看著這一批騎兵方陣,微微點了點頭。不得不說,這些騎兵已徹底歸化,他們已經認可大明,甘願成為大明子民。
他們願意效忠大明,自己就有度量給他們信任,給他們施展的舞台與應有的榮耀。
“騎兵如電,報國烈烈!猛士衛國,壯哉大明!”
響徹天地的聲音,卷動長空。
騎兵,這就是大明的騎兵!
無數百姓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察騎兵,麵對這強大的威壓,鋒芒的殺氣,不得不眯起眼……
。您提供大神寒梅驚雪的重生大明萬歲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