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軍林大隊長其實是個很有想法的大隊長。
作為土生土長的白水大隊土著,他對自己的家鄉愛得深沉,又因為有過當兵的經曆,眼界相對村裏那些一輩子就在這一畝三分地裏打轉的社員們開闊,而且當大隊長的人,平日裏也要經常跑公社的,公社的那些幹部,層次比下麵各個大隊的又高了一點,林大隊長經常和公社書記這些人打交道,聽到看到的也不少,再加上他本就是個有心人,聽多看多了自然見識也就跟著提升了。
其實這從他大力促進隊裏的枇杷賣給市裏百貨大樓這個事情就能看出來。
林紅軍這樣的人,等到了改革開放,隻要給他抓住一絲機會,必定能混出一番風生水起。
扯遠了扯遠了,咱說回現在。
蘇辛和向南其實也不是真忽悠大隊長,他們所說的事情,隻要操作得當,想做成功其實不算很難。
當然,具體怎麼個操作法,這些就要細談。
當務之急是先和大隊長通風,得到大隊長的支持,蘇辛和向南才好出動去忽悠,不對,去主動出擊,尋找客戶。
雖然這是個計劃經濟時代,“市場經濟”這四個字大部分人知道怎麼寫不知道什麼意思,但泱泱大國,有識之士不少,否則,交易會也不會一年年堅持辦下來,要知道,六七十年代,誰家有點涉外關係,那真的是人心惶惶,動輒各種批判批鬥。
林紅軍對蘇辛和向南說的事情很感興趣,還主動提建議,“咱們這邊,要說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那可多了,木雕玉雕漆器陶瓷大吳翁仔等等,好多呢,不過,”
林紅軍歎了口氣,“這些現在不好搞了啊,也沒人搞,倒是陶瓷,我知道的,陶瓷廠有做這一塊的出口業務,那個是公家的,跟咱們也拉不上關係。”
蘇辛:“您說的這些我知道,不過我的意思是,咱們要搞的話,就弄一些農村特有的,比如,”她提示,“那個麥稈畫呢?”
林紅軍愣了一下,“麥稈畫?這是咱們農村人弄的東西,那洋鬼子會稀罕?”
“叔啊,您忘記了,我剛才不是跟你說了,外國人就喜歡這種淳樸的原汁原汁的東西,他們稱之為“原生態,大自然”,當然,隨便找幾根麥稈亂編個什麼東西,那肯定不行,誰都不是傻子,對吧?”
向南在一邊補充,“做得好看的,漂亮的麥稈畫,咱們自己覺得不值什麼錢,但在外國人的眼裏,那是藝術品,是舍得掏錢買的。”
林紅軍感覺自己以前真的是太沒見識了,他對蘇辛和向南的話還是比較信賴的,尤其在知道了向南的身世後,那麼大一個領導家的公子,還有向南的大哥,一看就知道是前途無量,雖然說人家向家現在在低穀,但林紅軍政治嗅覺敏銳,再加上他也有他的消息渠道,誰還沒幾個老戰友呢,對吧?
上麵的風怎麼吹他管不了,但風的方向是不是在慢慢轉變,他自己心裏有一杠稱。
當然,這麼說好像顯得林紅軍好像挺勢利的,但人活在這世上,誰都不是隻為了自己活,大家小家的責任都要扛。
一邊一直假裝自己是隻鵪鶉安靜聽著的林保家也忍不住開口,“這樣的話,還有很多的啊,咱們不是還有竹編的東西,竹筐啊什麼的,這些也可以的吧?”
蘇辛眼睛一亮,“春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