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白水村,不是,白水大隊,在白水大隊還叫白水村的時候,其實是以竹器出名的。
白水村後山曾經漫山遍野的都是竹子,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白水村人,就曾靠著後山的那一大片竹子,養活了全家老小。
白水村老一輩的人會做的竹器很多,諸如竹筐竹籃竹椅竹席這些,都是最普通的了,複雜點工藝的有之前提過的“春盛”,竹簾畫,竹花瓶之類的。
隻不過,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現在大家都沒做這些了,專注地裏刨食,糧食第一。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市裏有輕工業廠,人家廠子裏請了幾個老師傅,專門做這些,這年頭,家家戶戶用的東西都是特別愛惜的,那生意吧,也就那樣。
後世的人可能會笑為什麼不想著出去找找銷路,但是你要知道,現在是七十年代,不管是交通還是通訊,都是各種的不方便,如果再攤上一個沒有什麼上進心隻想安穩度日的領導,工廠的發展可想而知。
所以就算白水村曆史上竹器生意曾經做得紅紅火火,林紅軍這個大隊長也有心想讓白水大隊的社員們過上好日子,見識局限了思路,思路又限製住了出路,若不是有蘇辛和向南這次來和他說外麵的事情,他是做夢都不會想起,再把竹器這條路子個撿起來。
不過也幸好林紅軍是一位有上進心的大隊長,而且他還當過兵,眼界也還是有點的,蘇辛把圖那麼給他一看,他就大致明白了,“就是做成隻能給人看,不能用的對吧?”
蘇辛笑,“對,咱們要做的是工藝品,或者說藝術品,小小的,精致的那種,讓人看了就喜歡,拿在手裏愛不釋手,老外就喜歡這些,純天然,全手工,又有華夏特色,外麵買不到的。”
林紅軍一拍雙手,“行,我知道了,這樣,我先找人做幾個出來,到時候蘇知青你和小向都看看,看合不合你們心意。”
蘇辛問道:“咱們大隊裏能做這個的人多嗎?”
林紅軍哈哈笑,“你們年輕人啊,肯定是都不會的了,但是和我差不多年紀的,還有我父母那一輩的,還是有好些人都是會的。”
滿打滿算林紅軍今年其實也才差不多五十,這個年代的人結婚都早,他父母那一輩的,也就是六十多七十的了。
雖然說這年頭家家戶戶日子都不怎麼好過,不過白水大隊在林紅軍的帶領下,至少都能吃飽肚子,現在大隊裏最老的老祖宗,都八十多快九十了,就連他父母同輩的,其實也還有不少人都還在世,畢竟農村人整天下地幹活,雖然個個看起來精瘦,也沒吃過什麼好東西,但隻要不是什麼大病,很多人的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
蘇辛點頭,“行,不過大隊長,這個事情,我想著,先暫時不要對外聲張,咱們先把這個攤子搭起來,再慢慢琢磨,你看行不?”
林紅軍自然點頭,雖然蘇知青說得那些,他聽起來確實很有搞頭的樣子,但在事情沒有真能看出個眉目來,他再想立功也不會冒冒失失亂放消息出去。
林紅軍:“先看東西,再說別的。”想了下,他又安慰蘇辛,“蘇知青,你也別有什麼壓力,如果這個事情談不成也沒啥,其實咱們現在通過小向的關係搭上市裏百貨公司這條線,已經很滿足了。”